如何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育人
1、家校合作需要沟通交流家长和学校(教师)都有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势——认为乖巧听话、成绩优秀的孩子,就不需要家校间的沟通交流了;只有孩子出现问题了才需要家校沟通交流。家校合作需要沟通交流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目的是让孩子心理健康,快乐成长,学习优异,与同学相处融洽。
2、家校合作需要家长、教师间互相尊重教育有这么句话:信任能培养信任,爱心能培育爱心。家长对教师、学校、教育的尊重,不只是尊重教师本人,也不是什么爱心善举,是在尊重自己的孩子。教师这个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尊重、认可,从而让教师感受到教师这个行业有地位。这样,教师就潜心去教书育人,孩子就会得到好的教育,家长何乐不为?教师尊重家长也不是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的工作,敬畏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价值。倘若教师不去尊重家长,家长怎会来配合你的工作?
3、正确处理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如果家长与教师之间是相互埋怨、指责的、相互对抗的,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吃亏,同时家长和学校都失败。家校只有合作、协调、沟通、帮助,就会让孩子朝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家长和教师皆大欢喜。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是大家互为教育学生最贴心的伙伴,遇到问题是要互相寻求帮助。
4、无论孩子成为什么样,都是教育的结果,所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自己。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有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的家长和教师,一个问题孩子背后有一个或者几个有问题的家长和教师。我们通常在教育问题孩子时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其实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和家长身上。要让孩子变为优秀,就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没有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要想让孩子朝好的方面改变,家长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当然,各位家长、每位教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只有好心加上好的办法才能办出好的事。因此需要各位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