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湿气重 6大穴位按摩法做个清爽美人

2025-03-12 00:47:12

雨季来临湿气重 6大穴位按摩法做个清爽美人

一、雨季养生三防1、防伤湿:外出时要带好雨具,包括雨衣和雨伞等,并避开潮湿之地,以免湿邪侵犯,损伤脾胃。若在外不慎淋雨,返家后应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服。居住之地应保持干燥、通风。饮食上应以清淡少油、易消化为原则,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尤忌暴饮暴食。此时由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加上多湿,很容易伤及脾胃,引发胃肠疾病,甚至是消化道传染病,因此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及吃东西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及被污染过的食物,餐具定期消毒,宜多吃生大蒜、醋、茶等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食物。2、防寒侵:气温骤降后,会使人体呼吸道抵抗力降低,不仅容易使人感冒,而且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对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人,还可造成旧病复发,或是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对此,外出活动或旅游,应带好御寒的衣物。在外淋雨或受寒,回到家中或住所,要及时增添保暖衣服,加强身体保暖,提高抵抗力。由于降雨和降温多发生在晚上,所以住所要注意防风、防寒,睡觉时盖好被子。3、防雷击:当遇到雷电袭击时,在外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不宜停留在屋面和楼顶以及大树底下。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和高举其它金属物件,以防金属导电伤人。若无处躲避,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在室内,应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家庭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不要靠近外墙,雷电发生时最好停止使用。此时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普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

雨季来临湿气重 6大穴位按摩法做个清爽美人

二、雨天如何避免湿热1、中医提醒这个季节应少吃“湿热”类食品例如,夏季人们喜欢吃一些凉菜,做凉菜大部分要放蒜这样味道才会美味,但是这样一来辛辣的湿气就贯穿到肠胃,烧烤类和辛辣的食物也要避免少吃。做菜的时候,若油温过高,也可能会使食物滋长湿热气焰。蔬菜里,芥兰、洋葱和韭菜,也能滋长湿热。肉食中,牛肉、羊肉、狗肉,与湿热靠得比较近,所以这些食物虽然有些保健功效,但是也要远离。2、如果身上有了“湿热”,或者要避免湿热应该吃些什么呢?花生油、菜子油和粟米油不容易惹出湿热问题。适合雷雨季节祛“湿热”的食品有南瓜、茯苓、荠菜、金针菜、莴苣、冬瓜、鲫鱼、赤小豆、薏苡仁、玉米等。3、夏季本身空气潮湿,加上雨水增多,室内空气潮湿。一些家庭在使用空调后,不注意通风除湿,导致室内湿气过重,久而久之可能诱发风湿疾病。在南方夏季经常遭遇室外大雨,室内还湿的情况,此时可以关窗开风扇,维持空气的流通,也能给室内除湿,避免关节受潮,预防关节炎。4、另外雷雨天气也要注意避免受凉及时的增减衣物,并选择质地透气的衣物。

雨季来临湿气重 6大穴位按摩法做个清爽美人

三、多雨季节按摩祛湿法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阴陵泉穴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地机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作用: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天枢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雨季来临湿气重 6大穴位按摩法做个清爽美人

四、雨季清热祛湿汤:(1)山药茨实薏米汤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材料:每次可选用怀山药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做法:先用水浸泡怀山药,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2)莲子芡实炒扁豆煲兔肉功效:健脾祛湿材料:莲子50克,芡实、炒扁豆各40克(中药店有售),兔肉400克,生姜3片。做法:莲子、芡实、炒扁豆分别洗净,稍浸泡;兔肉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3)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4)清热祛湿沙葛猪骨汤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材料:沙葛500克,猪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枣2个,姜2片,水10碗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扇骨斩大件,洗净,汆水捞起;沙葛洗净,去皮,去筋,切块;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