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2025-04-06 08:48:12

1、一、水域及钓点的选择 鱼谚说得好:“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分析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是利用孺冖叛丶鱼的“三趋”属性,即:趋温、趋氧、趋食。11月份属于秋冬转换的季节,江淮地区会迎来一个或多个大幅降温,每次降温后,温度反弹回升的趋势也越来越弱。本月属于鲫鱼储备脂肪越冬的时节,据有一定水产养殖知识的钓友都知道:鱼儿一般在日最高温度连续低于16度时,可以停喂或饲喂最低维持量。合肥地区水产养殖停喂时间基本处于11月中下旬。此时,鲫鱼的新陈代谢减缓,加上温度降低,对氧气的需求(趋氧性)已非第一需求。因此,把握“趋温”和“趋食”两大属性是确定作钓水域及钓点的根本出发点。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2、选择小水面区域作钓是第一原则。由于日夜温差大,大深水面温度回升缓慢,故此小水面、小河汊容易回温和保温,利于水中生物(食物)集聚,鲫鱼择温择食喜好在此“安家”。水库河流如此,黑坑亦然。水库蕉浔恨缝由于面积巨大,库边空旷风大,给钓友作钓带来体感不适。故此,该时段已进入垂钓“坑时代”。选择小水面的河汊浅滩和塘口面积较小的黑坑,往往会有鱼情表现不错。钓位宜选择向阳、深浅结合处,水面有芦苇等水草或杂树树荫旁。当然,上述的情况适用于正常白天作钓的钓友;钓友还要根据水温升降的物理属性,辩证思考选择钓位。瘾大的钓友夜钓时,建议选择深水近水草的钓位,因为那里夜间降温慢,相对水温较高。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3、二、钓组的选择 钓组的选择应遵循增加整体灵敏度的原则,根据钓位钓点和鱼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合理的有效配置。 手竿宜选择短竿为主。正常作钓鲫鱼,大部分还是玩台钓的钓友。传统钓长竿戳钓草洞,我们姑且别论。由于秋末冬初,白日作钓时,鲫鱼基本近岸觅食。正常的黑坑作钓手竿限竿5.4米,如果遵循上述选择小水面的原则,在塘底较为平坦一致的情况下,选择4.8米、4.5米或3.9米的手竿,足矣达到鲫鱼的有效觅食范围。同时,短竿抛竿轻便、窝点集中、刺鱼反应迅捷等优势,也令一些“竞技派”和“黑坑玩家”乐此不疲。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4、线组和钩漂宜降号搭配使用。随着水温的降低,鲫鱼的活性同步降低,进食动作更加轻柔,中鱼后的“反抗度”大打折扣。降低线组和钩漂号有利于促进鲫鱼就饵,提高灵敏度。以合肥周边黑坑为例,按照普遍水深1.5-2米,鲫鱼个体半斤至一斤半以内为基本钓情,在同样使用钓性偏硬钓竿的情况下,夏季出钓,本人偏爱使用1-1.5号以内的主线、0.8-1.2号以内的子线、混养芦苇漂、4-5号金袖;秋末冬初出钓,偏爱使用0.8-1.2以内的主线、0.6-0.8以内的子线、鲫鱼芦苇漂、3-4号金袖。当然,钓竿钓性越软,鱼线质量较高,可进一步降号线组。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5、三、饵料的选择 用饵宜加强味型及适口性。鲫鱼索食越冬的需求,体内对高蛋白食物需求增加,温度降低饵料味道扩散变慢,因而用饵宜加强味型。进食动作轻柔,则需要进一步调整饵料状态,增加适口性。 秋末冬初的鲫鱼虽然不拒食,但不像夏季那样贪吃,这期间鱼的活性不大,因此窝料要少,窝子的面积要略大。采用抛洒酒制小米,大概1平米左右,适量均匀地撒进钓点,只要把它们引来并留在一定范围内游弋即足矣,不用补窝。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6、钓饵采用红虫和蚯蚓为最佳。一般的黑坑不允许使用虫饵,在味型上要加大腥味饵料的使用比例,减少谷香型饵料的使用。一般色泽呈现红色的鲫鱼商品饵,都是偏重腥味的。主要含有红虫、蚯蚓、蝉蛹、南极虾等动物蛋白成分。开制饵料过程中,要提高轻麸、雪花粉等减轻饵料比重、增加溶散性的状态饵比例,打制偏软偏散,改善适口性,促进诱鱼和就饵。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7、四、钓法钓技的选择 秋鹤瞩阚勒末冬初的鲫鱼已不像夏季那样活跃上浮,而是更多地栖息于底层水域。一般情况下采用搓饵钓底的方法,饵团以较夏季更小为宜;当然,在鲫鱼成功诱入窝内后,采用拉饵钓底的钓法也是非常不错的。在此,普及一个小知识:鲫鱼就饵的饵团以其唇宽的三分之一为分界点。过大则容易形成挡口跑鱼。也就是说钩型大小和溶散后的饵团,以小于鲫鱼唇宽的三分之一为宜。 针对此时的鲫鱼觅食的“踊跃性”不高,宜提高逗鱼的频次,“活化”饵团,促进鲫鱼开口。有资料显示,鱼类在水中对震动的感知度相比人类在空气中对同等强度震动的感知度,鱼类要高1000倍。所以,兄弟们,想有

秋末冬初怎样钓鱼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