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
自从前年去贵州,做了29个小时的火车,就琢磨着,这长途的火车是不能再坐了,没完没了的咣当咣当不说,吃不上啥好东西,睡又睡不好,实在是太折磨了。可这次虽然是要坐45个小时,却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走青藏铁路进藏。五年前,初次进藏的时候,铁路还没有修好,沿途经常能看到铁路修建的半成品,很好奇火车沿途到底能看到怎样的风景。就这样,只出了回程的机票,所有的时间被可丁可卯的确定了。
去西藏,如影随行的一个词就是“高原反应”。说起高反就不得不想起走川藏线进藏的那一次,从成都机场出发直接上路,虽说是循序渐进的海拔增高,可到了理塘的时候,海拔4000多点儿的高度还是让人不由自主的头疼犯晕,最无语的是自己还8知道天高地厚的在饭馆点了一盆水煮肉~~我去~在看到那一盆油汪汪的肉端上桌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扭头就往厕所跑,大吐特吐。说是丢人,可知道高反会给人带来的影响原不止如此。在随后的行程中也是海拔高就会头疼有反应,海拔降下来,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木有事情了。而这次去阿里,平均海拔在4500以上,实在是对自己的一场考验呀。
出发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各种预防的东西,买了诺迪康,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还买了打成粉的红景天,那不是一般的难喝啊,现在还有老大一包仍在办公桌上,累计也没喝超过五次。临行前,还在淘宝上买了高原安,哈哈,万能的淘宝啊~~总之这次去阿里,基本没有高反症状,只有一天上午感冒+高反,难受的要死,其他的时候都轻轻松松渡过了。按我的总结呢,是按时吃的高原安起了作用,至于是不是呢,我也说不清楚啦,哈哈,反正不高反总是好滴~~
匆匆忙忙赶到车站内大家的集合处,扑面而来的就是墙角那华丽丽的一堆大包儿,堆的和小山一样,以为自己带的东西多,看来每个人皆如此啊!在车站一如既往的想找小红帽进站,可半天都没找着人,有人堵车迟到,大家一起等了一会儿,担心上车没地方放行李,决定一拨人先上车,留下两个人接着等。这时候已经开始检票,找小红帽也没多大意义了,索性大包小包的扛着东西检票进站上车。10个人分在了两节车厢里,一边四个人,一边六个人,我在六个人的那一边。上了车才看到,这趟列车的卧铺和平时做的火车是不一样的,每六个人有一个隔断,又不像软卧那样可以把门关上,这个有点儿神奇,孤陋寡闻了我~~
大家的票不在一个隔断里,空就担当起了协调大使的角色,这个协调还是颇有难度滴,首先得考虑铺位,其次还要考虑把人家在一起的人还换到一起。几番折腾,除了老灵感在隔壁的隔断里,剩下的五个人算是团圆了。除了我们五个还有一个报了西藏旅行团,要独自赶过去的一个小美妞在一起。好容易折腾完,大家简单的聊聊天,就熄灯了。说时迟,那时快,熄灯后,一个恼人的问题出现了。我饿了……
随身带了两大包吃的,一包是准备火车上吃的,另外一包是准备在西藏路上吃的。可饿是饿了,看见包里的东西,感觉都不想吃。要说人生总有惊喜呢,听见我念叨,老灵感问了一句话,让熄灯后的隔断里重新沸腾起来,“我有花椒芽摊鸡蛋,吃么?”“什么?什么?花椒芽摊鸡蛋,你自己炒的吗?”“是呀!另外还有烧饼可以配着吃。”“哈哈哈哈,吃!”兴奋的不止我一个呀,大家都激动了,谁还管几点了,该不该吃东西。打开手电,一手拿着烧饼,一手频繁的从袋子里抓鸡蛋吃,筷子绝对是不去用滴,手抓一把多多呀,哈哈。我承认我吃的最多,五个鸡蛋摊出来的美味,被我吃掉一大半儿。可可可,剪瞳明明已经到上铺睡觉了嘛,闻着味儿就起来啦~~要说,老灵感的手艺真是8错,炒的味道好滴很呢!就这样,干掉了一个烧饼,袋子里的鸡蛋也见了底儿,看来下次真得考虑用鹅蛋炒啦。撑死了,剩下那些留到明天吧,哈哈~~
终于又踏到西藏的土地上,还没顾上激个小动,就坐上来接我们的西力哥的车,被拉到了一个叫拉萨e客栈的地方。提前到拉萨的同伴们下午就已经提前到了这里,大家汇合齐全了。分好房间,简单洗漱,穿上我滴花裙子,从一个小院走到另外一个小院准备吃饭。天儿已经黑了,饭还没做好,大家先围坐在院子里算行程费用,要说财务官真是辛苦呀~
拉萨e客栈是越野E族的人常住的地方,屋子里的布置很是温馨,有全国各地来这里歇脚的人的留言,挂着画的花花绿绿的T恤。可,真正吸引我的……还是好吃滴~~e客栈的厨师是来自陕西一位叫小信的小伙子,厨艺绝对没的说,以至于别人都吃完的时候,我还在和那盘西红柿炒鸡蛋较劲,西红柿炒鸡蛋里面为啥要有西红柿呢?哈哈~
吃完饭,这次出行的领队车司机寇寇与大家讨论正走 or 反走的问题,所谓正走和反走,就是先到纳木错还是后去,正走呢,就是先走阿里南线,前面的路比较好走,但到了阿里大北线就会很艰苦,还可能因为下雪进不去双湖或纳木错。而反走,先把苦都吃了,后面就是休闲游了,但挑战是我们并不在拉萨歇脚,很快的上了持续高海拔的地方,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在火车上我们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小夜的身体就开始不舒服,胃难受有呕吐的现象,虽然她说是吃的不舒服,可按照我过去的遭遇,我却总认为是高反的症状。商量的结果是决定还是正着走,先南线后北线,而且双湖是不建议去的。说实话当时的我由于对行程没有研究,双湖是个神马玩意儿根本就8知道,去与不去也没啥感觉,呵呵,可后来就不是那样喽~~为了保证身体无碍,小夜直接去拉萨医院输液了,而木子的超强保姆功力也从这个晚上开始被充分体现出来了。
吃晚饭时间还不算晚,我就开始琢磨着想去雪域餐厅喝个酸奶啥滴,但是被要求静养~~要不要偷偷跑出去呢,想想还是算了吧,不瞎折腾了。(哈哈,刚刚想起来滴,吃完晚饭要回另外一个院子睡觉,我和一个同伴居然迷路了,晕死,就这么一点儿路也路痴啊,最后打通大家的手机才把我们接回去,乐死了
第二天一大早,集合出发。在路边的一个小饭馆里吃了油条喝了豆浆,还在拉萨的户外店买了高山气罐,呵呵,这个东西后来可发挥了超级大的作用~~拉萨的天气不算好,听说一直阴天下雨,还真是那样,刚出发的时候还只是阴天,没多一会儿就漂起了雨点~~柏油路很好走,沿途的秋色很浓,因为下雨,道路两旁积了水,远远望去,远山颇有小岛的味道。
第一天一个很重要的去处是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距拉萨不到100公理,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路程没多远就到了,小雨带来了大量的雾气,羊湖一直被笼罩着,没有清清爽爽的感觉。顺着盘旋的山路一路上行,突然雾散了,仿若民间传说中的龙女揭开了面纱,大家一阵兴奋,赶紧下车拍照。羊湖整体相当之不规整,在若干山峦或小岛中自在流淌,一路看过去,四处景致皆有不同,不同的角度都有各自的美丽,只可惜没有领略到阳光下的蓝色,倒是也无妨啦,也许这也是羊湖的一种风韵吧~~
过了羊湖,我们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江孜。
说起江孜,还是比较神往的。去西藏之前看了一本记事小说《西藏一年》,这本书由BBC电台拍成了纪录片,但在国内央视放的只是删减版本,所以还颇花费心思的从淘宝买到了完整版。哈哈,再赞一句,万能的淘宝啊~~由此从侧面了解了好多西藏真实的风土文化。白居寺就是书中描述过的一个地方,十五世纪初始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白居寺丢了好多重要的文物。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有“十万佛塔”之美誉,但是到了白居寺,首先吸引我眼球的却是实艳丽的花朵与寺庙相得益彰。
到达江孜时,天儿已经放晴。忘了白居寺的门票是多少钱,但印象很深刻的是到白居塔里照相是要另交10元拍照费的。犹豫一下,交了钱往塔里爬。要说高海拔的地方最怕爬高了,这塔有九层,有几层都有走廊与外界相连接,四周的很多建筑和庙宇非常漂亮,走走停停拍拍歇歇。顶层的楼梯相当隐蔽,好不容易找到,木有想到呀,木有想到,快到的时候,发现顶层居然锁门了,据说顶层殿堂内绘制的佛像最多。得~~终归还是没看到,大白天的,说锁门就锁门,大概喇嘛们是要下班了吧。
继续往下爬,一边爬一边体会江孜的历史。江孜是一座“英雄城”,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侵的历史。从白居塔上可以远眺江孜县中心山顶屹立着一座城堡,这便是闻名中外的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据说多年前的一个电影“红河谷”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在白居寺转悠的差不多了,大家向宗山遗址的英雄纪念碑进发,感觉有些累,没有走近,远远的拍了一张。
离开了江孜,驶向今天的目的地,日喀则。日喀则是个让我有深刻记忆的地方,想着五年前从樟木口岸回拉萨时,大家又乏又累又脏,当晚决定在一家洗浴中心洗澡过夜。由于太累了,当天晚上大家的行李都没有背上去,只拿了洗漱用品和一些细软。第二天清晨来到院子了,所有的人都傻眼了。同行两车,其中一车的透明车窗玻璃被砸烂了,所有的行李都丢了,那些从尼泊尔辛苦背回的唐卡、丝巾,统统都被偷走了,损失惨重。由于我们坐的那辆车玻璃有很深的贴膜,幸免遇难。
当时有位同事的老公是西藏的援藏干部,公安系统的。过了很久,从日喀则寄回了一些围巾,但唐卡据说一张都没有找回。现在想想,唐卡没找回也好,家里供唐卡是有讲究的,据说供了就不能丢弃,其实也是一件麻烦事。不过在印象里,对日喀则实在是没啥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