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和预防新生儿黄疸

2025-04-05 13:54:48

1、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现象,也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眼球黄染的症状,由于胆红素代谢失调所致。在胎儿时期,母体会帮助代谢胆红素,但是出生后,新生儿肝脏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因此可能会发生胆红素代谢失调,导致黄疸。区分新生儿黄疸: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的第二至四天开始出现,黄疸程度在第七至十天内逐渐消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者黄疸程度非常明显,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如何区分和预防新生儿黄疸

2、新生儿黄疸有三种类型:生理性黄疸、傍猓鲡凶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约60%至70%的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赴抻肛滂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第二至四天开始出现,随后逐渐消退。黄疸的程度通常较轻,不会超过血清胆红素水平的12毫摩尔/升。新生儿的黄疸通常从头部开始,然后向下蔓延到躯干和四肢。2.病理性黄疸:约1%至2%的新生儿会出现病理性黄疸,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前24小时内出现,并且黄疸的程度较为严重,超过血清胆红素水平的20毫摩尔/升。病理性黄疸可能是因为血型不兼容、先天性代谢障碍或感染等原因引起。3.母乳性黄疸:(一)一般哺喂母乳的新生儿,黄疸会持续比较久,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女性荷尔蒙,会抑制新生儿肝脏酵素的活性,使其无法代谢处理胆红素,导致持续性的黄疸。(二)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母乳引起的黄疸会伤害到新生儿,仅指出哺喂母乳者,黄疸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母乳与黄疸:(一)正常的生理性黄疸约于出生后第2~3天开始,第1~2星期消退。若为母乳性黄疸引起,黄疸会稍微上升1~3mg/dL,但随后就会消退,因此可继续哺喂母乳。(二)母乳虽可能使新生儿的黄疸情形较慢消退,但胆红素可中和新生儿体内自由基,整体而言,对新生儿有益无害。(三)哺喂母乳的母亲应多摄取汤汤水水的食物,并增加哺乳次数,约2~3小时一次,一天至少8~12次以上,另外因新生儿的吸吮会让乳汁更充裕,则宝宝得到的水分及热量足够,排便次数及量皆多,黄疸情形就会改善。(四)早期频繁的哺喂母乳有助于避免黄疸,因初乳有轻泻作用,可帮助清除胎便,胆红素也会随者胎便排出,所以初乳有助于预防及清除黄疸。(五)小儿科医学会建议:在黄疸指数17mg/dL以下时仍可放心的哺喂母乳,若黄疸指数超过17mg/dL时,仍可持续哺乳并合并加强照光治疗,如有必要,父母可和医师讨论,视宝宝病况采适合的处置方式。

如何区分和预防新生儿黄疸

3、预防新生儿黄疸在预防新生儿黄疸方面,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保持母婴健康:孕妇在妊娠期间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感染。出生后,要给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照护,包括喂养、清洁、保暖等方面。2.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母乳中的黄体酮可以促进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因此,母亲应该在产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并保持充足的乳汁供应。3.避免过度营养:过度喂养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黄疸,因此,父母应该避免过度喂养。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黄疸。

4、黄疸应注意事项:(一)首先须注意婴儿有没有黄疸,可将婴儿置于光线明亮处,观淑舛唱枭察婴儿皮肤及眼白的部分,若比前一天观察到的黄或比其他婴儿黄,就可能有黄疸,同时观察不同的部位,若只有脸部泛黄,表示黄疸弛贾班隧程度并不是很严重,若泛黄的情形向下延伸至腹部或以下时,则黄疸可能已经到达需照光治疗的程度了。(二)注意黄疸的过程:若腹部或以下皮肤泛黄,或是皮肤泛黄的速度很快(如泛黄很快的由脸部延伸至胸部、腹部时),须送医检查。此外,出生24小时内就有黄疸或是足月儿黄疸超过1~2周,早产儿黄疸超过2~3周,也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最好送医检查。(三)注意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呕吐、肤色苍白、活力变差、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发烧、小便变浓茶色、大便颜色变白、四肢僵硬、脑性麻痹等情形。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医检查。(四)注意某些使黄疸加重的因素:如早产、生产时曾缺氧、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症)、婴儿产前或产后可能有感染(如妈妈产前有发烧感染、早期破水),也是须注意的事项,并于送医时告知医师此病史。(五)给予足够的喂食(以母乳为主)。(六)不建议给予葡萄糖水、开水或退胎水,因为不但无法改善黄疸,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会影响食欲,造成离子不平衡等严重后果。八宝粉等药物也不可以服用。(七)保持室内光线明亮或许有点帮助,但不可直接照射阳光或是日光灯,以避免晒伤。(八)一些会导致黄疸或加重黄疸的状况需避免,如蚕豆症婴儿应避免接触奈丸、紫药水等会引起溶血的物质。(九)用药时,须经由小儿科医师处方,因某些药膏或药物也会引起蚕豆症婴儿溶血。(十)避免感染、饮食不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形。(十一)当新生儿黄疸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多喂奶水以利代谢并注意观察大小便次数及重量。母亲应预先知道自己和先生的血型(RH、ABO)。如果前一胎小孩发生过严重黄疸,下一胎也可能发生同样的情形,所以在怀孕时及生产时,应告诉医师,并选择有换血设备的医院待产。

5、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一)照光治疗:以蓝光(光谱425~457nm)使未接合胆红素变成无毒性之异构物排出体外,也可加强照光(Double Phototherapy)。(二)交换输血:当出生24~48小时内胆红素超过20mg/dl,或出生48小时候胆红素超过25mg/dl,则必须接受换血治疗。(三)药物治疗:有人使用巴比妥酸(Phenobarbital)来促进胆红素转换的活性,也有人使用金属性(Metalloporphyrins)来抑制血基氧化胆红素活性,以期达到治疗效果。

6、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会在出生后的第七至十天内逐渐消退。但是,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或黄疸程度较为严重,应该及时就医治疗。在预防新生儿黄疸方面,提供良好的母婴照护,合理喂养,定期体检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