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中两方面
1、一、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 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抓住以教室布置为突破口。(1)“美化”墙壁。就是常常说的“让墙壁说话”,即在墙上布置各种名人名言,告诉学生该去怎样学习。发动学生用自己作品的装饰一角,使学习园地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的进步展示在墙上,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2)“美化”课桌。和课桌直接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方座右铭卡片,写上自己的理想、崇拜的人等,贴于桌角,时时提醒自己,克服随意性;在桌箱里放个塑料袋或盒子,把垃圾放进去,告诉他们班级卫生就是从一个小纸屑开始。(3)“美化”四角。图书角告诉学生班级有个小书库,这里有最新的读物和你见面,和朋友们去交流,学生主动自觉地拿来自己的书或图书室借来的书放在上面充实小书架,供全班同学共享。聘请小图书管理员对其归类摆放,做好借阅登记,并完好保护;卫生角有序整洁;科技、才艺角告诉你,我们多能干,我们多智慧……让教室的文化色彩书香气息尽可能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浸染作用。(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次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的教育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洞的说教。开展班队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活动,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行动上得到改进。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歌曲、辩论、调查汇报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守信、节日庆祝活动等为主。还要注意联系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2、二、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阮器态奁展。那么如何建设我们班级的制度文化,让班级活而有序,在有序中而不死板呢?关键是要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1、 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则的,在学校里学习,也要遵守学习的规则,否则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2、 建立切实可行的班规班规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制度等多个方面,是班级活动的行动指南。 班规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民主表决确定,这样可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其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3、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1) 班干部,从学习、纪律、清洁、午餐、两操个人卫生、行为礼仪等各方面进行分管督促,做好老师的小帮手。把全班分成若干小 组,由小组长对组内事务全面负责,并做好各成员的操行记载。同时,对班干部的工作负责程度则由其他同学进行民主评定。相互监督,共同进步。(2)干部值日制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班级凝聚力,实行干部值日制,即一个班干部加一个小组长轮流值日,对每天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在放学之前由各负责 人在具体事务上进行总结、反馈,从不同角度树立班级典型,尽量做到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每天的“布置——督促——检查——总结”中,不断成长。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上,应牢记一个规则,有布置一定要有检查,否则长此以往,所谓的制度便会成为一纸空文。班级制度的实施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