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是怎么造成的
(一)、脱肛的原因概述
1、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的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
2、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容易滑脱。
3、促成因素:
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如慢性咳嗽,均可促成直肠脱垂。长期腹内压,盆腔陷凹的腹膜皱襞逐渐下垂,将覆盖于腹膜部分的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最后经肛门脱出。
(二)患病人群原因分析
A、女性脱肛、产后脱肛原因1、从局部解剖角度分析,女性前侧的肛门括约肌较男性薄弱,排便或便秘时易撕裂2、女性不注意休息和卫生,局部易受炎症侵袭,导致组织变脆,括约肌痉挛;3、女性妊娠期腹压大,局部血液循环差,肛门撕裂后不易愈合;同时妊娠期妇女活动少,肠蠕动差,易便秘,也是导致脱肛发生的原因。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B、小二脱肛原因
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
C、老人脱肛原因
老年人肌肉松弛,盆底组织软弱。
C、其他原因、成人脱肛
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正常时直肠上端固定于骶骨岬附近,由于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使此固定点受伤,故易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发生肠套叠。
(三)陈天伦中医诊所分析:
小儿素来体虚,气血未充、气虚下陷;老年气血虚衰,正气不足,固摄无力;妇女分娩过多,耗损正气,收摄无权;或久泻久痢,脾虚气虚,升提无力,固摄无权;或由于长期咳嗽,气虚下陷;或由于长期过食辛辣厚味,大便秘结。治疗上应温补脾土,补益正气、清热利湿,使中气足而升提强。针对这些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目前是中药双红提肛方进行科学的调理,可以彻底的治愈脱肛这个病。
一、病因病机
病因
1、先天禀赋不足
2、年老气血衰退
3、妇女分娩,耗伤气血
4、长期腹内压增高
5、长期肛管脱垂性疾病
病机
1、病机主要是各种病因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固摄无力,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
2、病症有虚实之分,但以虚证为主,或有虚实夹杂。
虚证: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固摄无力
虚实夹杂: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湿热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