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2025-04-24 11:28:40

1、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是指由baopo、和能量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地震是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2、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即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火山地震,即由火山作用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即由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3、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地球是一个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33千米,它与地幔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突然发生破裂、错动时,便会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震动,便形成了地震。

4、地球上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大多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有一二十次。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有一两次。

5、震级通常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振动幅度来测定的,由于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台台址条件等差异,不同台站所测定的震级不尽相同,所以常常取各台站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地震的震级。

6、地熙雩残休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程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又称为巨大地震。

7、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的烈度也会不同。

8、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它将烈度划分为十二个等级。一度至五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为主。六度至十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十一度、十二度以房屋破坏和地表破坏现象为主。按照该评定标准,烈度为三度至五度时人们有感,六度以上有破坏,九度至十度破坏严重,十一度以上为毁灭性破坏。

9、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分布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