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土元养殖

2025-04-05 13:05:13

1、早春气温较低,复苏出蛰的蜈蚣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活动力及消化力均不强。清明后调整窝土湿度为20%,此阶段温度低于15℃,不喂食,以免进食过早或暴食暴饮而导致腹胀。初开食时,以600条为颖蓟段扛例,先用半片食母生研为粉末,拌奶粉水让蜈蚣吸吮,需喂2~3天,对蜈蚣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2、立夏以后,蜈蚣开始频繁活动,气温在25℃时进入配种期。这个时期湿度要调节好,过干易影响胚戒了藜咭胎发育,过湿则易生病,此期窝土以手捏成团,手松能散开,含水22%~25%为宜。蜈蚣产卵、孵化需要安静的膣默髻僳环境,若有惊扰,易发生吃掉卵粒及幼体的现象。因此,要勤观察,做好查窝引产工作,将待产卵的雌体分开饲养。  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调节温度在20℃~32℃之间。每天除饲料保鲜外,每月对蜈蚣可能发生的疾病给予1~2次预防药,以保证蜈蚣安全度夏,顺利完成孵化任务。

3、立秋后转入多雨季节,此期间窝土湿度在22%左右。秋分后,当空气相对湿度为75%左右时,蜈蚣的食量剧增,代谢过程也加快,要加大供食量,好让蜈蚣生长发育,以利于蜕皮和贮积营养。

4、蜈蚣每年11月底天气转冷时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入冬后要采取各种措施防寒,一般养殖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这样蜈蚣越冬不眠,可提高其繁殖能力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69
  • 阅读量:94
  • 阅读量:20
  • 阅读量:56
  • 阅读量:40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