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你为何如此钟爱棒棒糖

2025-04-18 14:39:15

棒棒糖究竟是谁的发明?面对这一事物,我是该拍掌叫绝还是该骂一声“BULLSHIT”,因为它第一次让我和宝宝之间产生严重对抗并且几乎在一定意义上击垮了我,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让步。

对于甜食,我是严令禁止宝宝食用的。育儿书上说,甜食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更有人做过试验,让新生儿在出生时喝一些糖水,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宝宝就再也不喝白开水了;再次从实践中来说,身边有太多因为过多吃甜食而导致孩子龋齿的例子了。

鉴于以上种种理性或者非理性的考虑,点点饮食结构中基本没有糖果,而且还形成了一种自觉抵制糖果的态度,周围的邻居经常以糖果来诱惑,总不能“得逞”。

不让宝宝吃普通的糖果是迄今为止的规则,点点遵守的还算不错,但是最近棒棒糖却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是的,前所未有,并不夸张,看看我俩之间的“棒棒糖之争”吧。

宝宝,你为何如此钟爱棒棒糖

第一次。

时间:国庆假期;(10天前)

地点:外婆家。

事情经过:外婆好久没有见到点点了,买了一些棒棒糖,点点很激动的拿着一个,然后跑到我的跟前,让我剥,我自然是拒绝,他转而让外婆和小表哥等人给他剥,他们自然因为我的关系不肯剥,他又继续跑来哀求我,我被缠的很烦,将棒棒糖丢在地上,这下子点点崩溃了,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跑过去,捡起来地上的棒棒糖,在原地哭了半晌,稍微平静下来后,看见我依然不肯放弃,可怜兮兮的看着我,“妈妈,我不吃,我玩下……”

这句话让我们全场的人都为之不忍,这孩子,还知道打同情牌了,尤其是外婆,更是受不了,直接骂上了,“你怎么那么狠心?娃娃吃一点怎么了,小时候他几个表姐表哥谁没有吃过,现在不都是好好的吗?吃一点怎么了,又不是天天吃?!”

唉,我开始有点纠结了,也许他们是对的,吃一点真的是没有关系?

第二次:四天前。

地点:奶奶家。

事情经过:大伯带点点去超市,回来的时候点点正在美滋滋的吃着一根棒棒糖,看见我立即说,“大伯买的棒棒糖,好甜。”因为大伯的好意我不好拂逆,只得将心中的想把棒棒糖夺下来扔到垃圾桶的愿望狠狠压制,不一会儿他的小堂姐来了,我悄悄让堂姐将点点的棒棒糖要下来,堂姐立刻上前直接去夺宝宝的棒棒糖,点点见势不妙,自然是东躲西躲,并且还狂叫着,生怕被姐姐夺走,我则借驴下坡,立即对点点说,你看姐姐都不让吃了,小朋友还是别吃吧。见到我和姐姐结成了统一战线,点点却丝毫没有让步之意,直接跟我说了句:妈妈,我非要吃棒棒糖。并且还不断地将这句话重复,任凭我和姐姐如何劝解,他就是不肯让步,我自然是强制使用武力夺将下来。

吃过晚饭后,过了好久,他隔几分钟就会跟我说句:妈妈,我非要吃棒棒糖。我无语。

后来据奶奶说,大伯觉得面子上很过不去……对不起,为了孩子,有的时候我不得不破坏人际规则,请你们多担待。

第三次。

时间:一天前。

地点:超市。

事情经过:奶奶家附近有个家庭作坊式的超市,我们时常去那里玩。有一个装着棒棒糖的小罐子,盖子上还有小孔供插棒棒糖使用,然后摆出来卖。以前点点去超市玩的时候,这个罐子并不在他的视野范围,因而倒也相安无事。这天橱窗边有个小凳子,他开始爬上小凳子,正好够着这个小罐子,见到棒棒糖如此直观的摆在自己面前,点点并不稳固的对棒棒糖的防线开始彻底崩溃,被巨大的兴奋和喜悦所代替。我在一旁旁观,我得先搞清楚他究竟想干什么,也许他就是想玩下呢。后续的表现证明他不是这么简单的想玩一下,他直接奔着“吃”的目的去的,我自然是反对,并且釜底抽薪,将他从小凳子上抱下来,并且将小凳子之际挪到门口。

点点自然是很快就知道我这么做的因果关系,大哭着冲到门外,将小凳子往回搬,这需要点力量,但是点点丝毫没有放弃或者请求我帮助的意思,依然自己不屈不挠的将小凳子拖着,艰难的往前挪,满脸泪水,我觉得又心疼又有点生气,这孩子对于糖果一贯是很有抵抗力的,今天是怎么了?

我内心很纠结,但表面上依然冷眼旁观,等他把小凳子拖到了橱窗边,我又一次的将小凳子搬到门外,点点加大其哭声的力度,再次跑到门外拖小凳子!点点再次用自己的坚持冲击着我的心理底线!

我想照这个架势,点点今天是不会放弃了,我在坚持下去已经没有意义,36计走为上计,我抱着点点迅速离开现场。

鉴于以上三次集中而主题鲜明的事件,我想也许我是该放弃刻板规则的时候了,也许可以让宝宝好好的享受一次棒棒糖,享受这种食物带给他的快乐,而不是总是让他在对这个物品的“求之不得”的负面情绪中,可是如果放开这一规则是不是对宝宝造成一种规则混乱?他会不会觉得我是个轻易放弃规则的人?点点如此坚持究竟是对棒棒糖本身的需求还是只是他和我一种博弈的策略?

亲爱的博友,看着我的矛盾和纠结也许你觉得很可笑,不就是一个棒棒糖吗?吃或者不吃又有什么关系呢?的确这一事情本身的确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育儿无小事”,我在对宝宝事件的描述中也在反思宝宝的行为,宝宝的情绪,以及如何调整我们之间的规则或者相互对待的态度,也许你家没有恰如文中所述的棒棒糖故事,但是你家有一些你坚持的可能和孩子或者家庭之间造成的冲突的规则吗?你任其发展还是刻板遵守?你对这些进行过系统的反思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