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2025-03-25 07:47:38

1、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楷书中常见的科普问题暨《楷书黄金律》解读(供中、高考积累书法知识参考) 高光天(中国科学院退休高级工程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顾问)练习书法没有捷径,但选好教材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本文向大家介绍文物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楷书黄金律》欧体、颜体、柳体练习指导三本书,是笔者在启功先生书学思想启迪下,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小学生和初学者撰写的楷书入门教材。之所以冠名“黄金律”一是为了纪念启功先生的《结字黄金律》;二是本书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国粹,希望本书成为楷书教学简单、实用的“金规玉律”。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2、该书除了编排执笔、运笔和笔画写法的基本训练,归纳总结出笔画之间的相交、相接和相离三种空间关系,是连接笔法和字法的桥梁;利用主笔、间架和偏旁三个环节巧妙地讲解了结字法。该书也是欧、颜、柳三体同字教材,即使用相同的范字讲解共同的规律(三本书文本内容相同,只是对应范字书体的图片不同)。一是能够体现三体共同规律,二是便于三体差异性比较,三是在欧、颜、柳三体同字基础上增加智永楷体,以建立四体同字字库,为编写《习字九九谱》——字数最少的四体同字的字帖做准备,请见下图中的四体“文”字。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3、为了帮助大家解读三本书,以及为准备中考和高考的学生积累书法知识提供参考,编排了“楷书中常见的科普问题”趣味测试及答案(按照而汨逅刽书中章节顺序编排),共40道题,如果能答对一半都是高手,不信试一试!  一、趣事   1-1 为什么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为什么中国书法不仅属于中国而且还属于全人类?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国的古老文明相继中断,只有中国能延续至今,绵延不断,完全依赖于稳定的汉字系统。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把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 ”,书法从此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还属于全人类。  1-2 你知道书圣王羲之吗?你知道他的代表作吗?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官至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晚年隐居。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1-3 你知道楷书形成的发展史吗?你知道楷书的始祖及其代表作吗?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隶变”后发展而成的一种端正、工整的字体。它大约萌芽于汉代,成熟于魏晋,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广泛使用,隋唐到达鼎盛时期。楷书始祖是钟繇,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合称为“钟王”,其代表作有《荐季直表》《力命表》《贺捷表》等,这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钟繇书法作品。  1-4 你知道初唐书法四大家吗?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初唐书法四大家分别是: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楷书四大家分别是:唐朝欧阳询、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1-5 你知道楷、行、草三种书体的区别吗?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  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一文中提出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论述,“真”指楷书,“走”则指人的奔跑。苏轼把楷、行、草三种不同的书体比做人的站立、行走、奔跑三种形态,含义是非常深刻的。  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唐朝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宋朝苏轼《黄州寒食帖》。  1-6 你知道智永真草千字文有哪两种版本?为什么启功先生对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倍加赞扬?  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和碑刻本两种版本,其中墨迹本尤为珍贵。启功先生称赞《真草千字文》墨迹本说:“非独智永面目于斯可睹,即以研求六朝隋唐书艺递嬗之迹,眼目不受枣石遮障者,舍此又将奚求乎?” 因为六朝乃至唐代名家的楷书墨迹则极为少见,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笔意鲜活,让我们看到智永书法的真面目。  1-7 你知道《三希堂法帖》吗?从科学角度应当怎样排序?   三希堂,是清朝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三希堂”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墨迹本。《三希堂法帖》的编者着眼于书家名气,将《伯远帖》排在最后。启功先生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应当将《伯远帖》排在首位,因为《快雪帖》是唐人搨摹,《中秋帖》是宋人米芾临摹,而《伯远帖》是王珣真迹,贵在于自然天成,最能见出晋人笔法的本来面目。  1-8 你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四大名砚”,“毛笔四德”?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四大名砚:指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  毛笔四德: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  二、笔画  2-1 什么是“永”字八法?为什么用动词描述八种笔画?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相传是由东晋王羲之还是隋代智永等所作,说法不一。具体八种笔画请见下图并解释如下: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4、之所以用八个动词描述八种基本笔画,因为笔画不仅具有形态而且还具有动势。  2-2 什么是毛笔书写的“藏锋”与“露锋”?什么是“中锋”与“侧锋”?   藏锋与露锋是指笔画起笔和收笔处的形态,以笔画起收笔端是否出现锋尖来区别。藏锋的笔画显得稳重厚实,露锋的笔画显得灵巧轻快。  行笔时笔尖在笔道中间称为中锋,行笔时笔尖偏于笔道的一侧称为侧锋。中锋行笔,笔画圆劲厚实;侧锋行笔,笔画俏丽活泼。在楷书中,楷书的起笔、收笔常为侧锋,行笔多是中锋。因此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中锋与侧锋往往自然地转换。   2-3 楷书笔画之间有哪三种接笔关系?为什么接笔中的“虚接”尤为重要?  有相接、相交和相离三种接笔关系,不仅涉及到笔画技法,也关系到字的结构布局,它是连接笔法与字法的桥梁。其中“虚接”写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它是相接笔法中的重点技巧,请见下面四字。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5、2-4 你知道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竖画的外形和审美特征吗? 什么情况下用悬针竖和垂露竖?悬针竖边行边提收,末端笔锋聚拢尖锐,像针尖的形状。垂露竖收笔处竖的末端圆润,像露珠的形状;悬针竖锋芒外露有韵致、妍美。垂露竖回锋收笔、沉稳坚定,更见骨力。在唐楷中,悬针竖一定是字的最末一笔,多见于中间一字中,且最多只能用一次;垂露竖可用于一切竖画,包括末笔竖画。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6、2-5 “口框末笔”处理方法包括“实接”和“虚接”两种情况。你能指出什么情况下“横包竖”,什么情况下“竖包横”?为什么?在口字框内无笔画的情况下,即“口”字的横画封口,横包住竖画,因为整字呈横势。注意口字横折的收笔与末笔横画实接,是字的支撑点。在口字框内有笔画的情况下,如“日”字的竖画要包住横画,因为整字呈纵势。注意末笔横画的收笔与横折钩的竖部搭接属于虚接,因为不是受力点。2-6 你能举例说明“中轴不中”吗?为什么?中轴线是指左右对称的对称轴,但是楷书字的“中轴”却不在中轴线上。比如“十”字中竖偏右,“木”字中竖钩的竖部偏左,“文”的中轴线也偏左(见前面引言图)。古人将这种“中轴不中”现象称作“正者偏之”,目的是制造动感,达到“不动之动”的艺术效果。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7、2-7 请观察下图“左”“右”两个范字中“横”与“撇”的长短变化一样吗?为什么?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8、横画与撇画相交时长短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撇长横短,取纵势,如“左”字;二是横长撇短,取横势,如“右”字。注意,“左”的笔顺是先写横后写撇,“右”字的笔顺是先写撇后写横,遵循“最短笔画线路”原则。2-8 楷书中有上点下横的字,分“点不粘横”和“点宜粘横”两种情况,能够举例说明吗?为什么?“点”是否粘“横”取决于并影响到字的结构。“点不粘横”的字:充、衣、永。在这种情况下,点画纵向要占据一个横的位置,不能粘连到下横,一方面保持上下结构横向笔画的排列均匀,否则有缩头耸肩的感觉。另一方面可增加纵向高度,提升纵势;与此相反,“点宜粘横”的字:言、高、童。在这种情况下,字的纵向的笔画较多,须降低纵向高度,或者为了突出字的横势。三、主笔3-1 什么是主笔?古人对主笔有怎样 的论述?主笔是一个字的主要之笔,主宰之笔,关键之笔。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作字有主笔则字刚纪不絮。写山水家,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二者均以画理喻书理。3-2 主笔有什么特点?主笔起什么作用?主笔的外形特点具有粗长和伸展特性。主笔在字中的不同位置可以起到覆盖、承载、平衡、支撑、贯穿、包孕的作用。、3-3 根据位置和作用判断主笔。长横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作主笔的作用不同,能举例说明吗?长横在上起到覆盖作用,在下起到承载作用,在中间起到横担平衡作用,请见下图。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9、3-4 左右结构主笔多数在右侧,但有时也出现在左侧,比如“相、和、烟”,为什么?由于左右部件的横向避让而收缩,造成纵向伸展笔画作主笔的机会比较多,并且根据“左收右放”原则,右侧出现主笔的机会比左侧多,比如“林、伟、外、制、到、那”等字中右侧的竖或竖钩作主笔。如果右侧遇到带有包围结构需要收缩的部件,而左侧又有纵向伸展笔画,如“和、知、如、妇、归、怕、阳、相、积、职、轻、径、烟”等字,主笔则在左侧。3-5 利用主笔的伸展和粗重特点判断主笔,能够分析出“如”“初”字的主笔吗?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0、根据“左收右放”的原则通常主笔在右侧,但是对于“如”“初”两个字来说都有问题,因为右侧“口”“刀”属于全包围或半包围部件需要“收缩”,所以不能作“主部”。又根据主笔须能伸展,所以“如”字的主笔是主部“女”中的“撇”,“初”字的主笔是主部“礻”中的“竖”。3-6 竖弯钩是选择主笔优先级最高的笔画,为什么?其他笔画如何避让竖弯钩?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1、竖弯钩沿着纵横迷撞笸痉两个方向伸展能力最强。竖弯钩作主笔,钩上的横画应左低右高,取斜势,且位置偏左,不能写得很平很长;与左撇搭配时,撇应收缩,不要长而弯。撇与竖弯钩的竖部相交处,怯坛硪氡撇稍伸出或不伸出。3-7 主笔只会是一种单一笔画吗?为什么有组合主笔?一个字的主笔不一定是一种单一笔画,有时是几个笔画组合,是“集体领导”,体现“组合作用”,比如,“只、照、然”字的组合点是主笔,对字起到支撑的作用,“念”字的撇捺组合对下面部件起到覆盖作用,“年”字的横竖组合作主笔,体现纵横两个维度对字的支撑作用。3-8 如何理解“主次关系”?如何避让主笔?要想把楷书写得有生气,耐人寻味,就要写好主笔。写好主笔的关键在于掌握字的主笔与从笔的关系及其配合技巧。一方面要学会如何突出主笔,好像“敬老爱幼”;另一方面又要懂得从笔如何避让,好像“文明礼让”,以便更好地突出主笔,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整体和谐,不论是主笔优先还是次笔避让,都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任何一个字都有主笔,八种基本笔画都能作主笔,书中给出全面总结和经典范例。四、结构4-1 你知道汉字的起源吗?“六书”是什么?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很多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伏羲作八卦,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最终不能满足。于是顺应历史潮流,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造字,并说仓颉初造字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进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首见于《周礼》,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4-2 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比例是最基本的结构问题。应用启功黄金格如何书写左右结构?如何书写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横向两个部件的宽窄有三种情况: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等宽。其中左右相等的等情况很少,而对于左右不等情况,宽窄比例总是符合黄金比,因此用黄金格的左线和右线很容易控制字的宽窄比例,请见下图中 “林、江、部、利”四个字。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2、下结构纵向两个部件的大小也有三种情况:上小下大、上大下小,上下相等。其中上下相等的等情况很少,而对于上下不等情况,大小比例总是符合黄金比,因此用黄金格的上线和下线很容易控制字的大小比例,请见上图中“宫、安、志、去”四个字。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3、4-3 “不齐之美”是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举例说明如何控制左右结构纵向高低错落?如何控制上下结构横向参差不齐?观察上题中的“林、江、部、利”四个字,都不是方正的方块字。从纵向上看有高低错落的变化。其实这种纵向高低错落变化是有规律的,即“横收纵伸”。比如对于“部”字,右侧的“双耳边”的上部的“横段”属于横向笔画,须“横收”,即稍向下移动,而“双耳边”的下部的“悬针竖”尾部属于纵向笔画,须“纵伸”,即稍向下伸展,其他三个字同理。观察上题中的“宫、安、志、去”四个字也不是方正的方块字。从横向上看有长短不等、参差不齐的变化。其实这种横向长短不同的参差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即“主笔优先”,换句话说,谁是主笔谁伸展。图中的“宫”和“安”字 “宝盖头”的伸缩以及“志”和“去”字“土字头”下横的伸缩都与字的主笔有关。4-4 左中右结构的高低错落是指中间对两边,能举出范字吗?上下结构的参差不齐是指中间对上下,能举出范字吗?左中右结构请见“班”字,中间长两边短。“弼”字,中间短两边长;上中下结构请见“善”字,中间长上下短。“意”字,中间短上下长。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4、4-5 包妹彖遢哇围结构“围而不堵”“不围之围” “内外相称”三个原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包围结构”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制造“包围”与“突围”的矛盾,二是调节“字心”与“字框惯墀眚篪”的和谐。对于第一个问题,又称作“既包围又不包围”,分两种情况:(1)在包围能力强的时候,即“四面包”情况下,唯一的生机是“围而不堵”,留出空隙,让“气脉”畅通。(2)在包围能力不强的时候,在“两面包”和“三面包”情况下各个方向都会出现“突围”现象,不要“围死”,要制造“突围”的“生机”,因此称作“不围之围”。对于第二个问题,又称作“内外相称”,指“字心”与“字框”,即“内”与“外”在“形”与“势”两个方面和谐:(1)形:疏密相称(2)势:笔势相称4-6 什么样的包围结构需要“突围”?举例说明什么是“左出”“右出”“上出”“下出”现象?在包围能力不强的时候,在两面包和三面包情况下需要“突围”,不要“围死”,要制造突围的“生机”。包括“左出”“右出”“上出”“下出”现象,在写法上就是造成“字心”分别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的“突围”之势,以增加动感。4-7 为什么提出“内外相称”原则?举例说明什么是疏密相称和笔势相称?包围结构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调节“字心”与“字框”的和谐,即“内外相称”包括疏密相称(如“山、幽”二字,左右框线向外开张的角度与字心笔画的疏密有关)和笔势相称(如“巨、匹”二字,“字心”右侧笔画的向背取势应该与“字框”左侧竖段的向背取势一致)。4-8 怎样写好“瘦长”的独体字?怎样写好“扁宽”的独体字? 独体字内部结构简单,外部造型各异,书写时注意“外形自然,随形取态”。书写瘦长的字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瘦而勿短;二是瘦而勿癯(qú),即防止骨瘦如柴。为了防止上述两种倾向,对于框架结构因横画多引起的字形拉长,如“月”字,纵向主笔宜伸不可短或左右两竖内擫;对于带纵向主笔本身就窄的字,如“才、身”二字横向笔画适当横向外拓。书写扁宽的字,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框内“竖画多的字横扁”,如“四、皿、血、而”,防止“扁而勿肥”,字的左右两竖“上开下合”;另一种是字形本身扁宽,如“二、工、丑、匹”,注意“扁而勿呆”,以横画为主笔取横势,横长竖短,丰实挺秀。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5、五、偏旁 5-1 “借口钱”(见下图)最早发现于哪个朝代?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6、汉代。“借口钱”是“隹”“五”“矢”“止”(图中是篆碜钓芡涸书)四个部件利用了方孔钱中间的那个方孔作“口”字偏旁,构成“唯、吾、知、足”四个字,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由此可给出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口字旁”的经典范例:口字头、口字底、口字旁、口字边,也显示出“口”是构字能力最强的部件。5-2 欧阳中石先生总结出偏旁命名规则“在上称头,在下称底,在左称旁,在右称边,在外称框,在内称心”,非常科学,但是在书法教材中仍然很混乱。你是怎么看的?“在外称框”的规定非常科学、合理,但在许多书法教材中仍存在概念混乱现象。比如对全包围和三面包的偏旁有“长方框”、“同字框”之称,但是对于左上包围的偏旁却出现“xx头”,比如“广字头”、“病字头”,对于左下包的偏旁出现“xx底”,比如“走之底”、“建字底”,这样称谓显然不合理。因为“字头”或“字底”是对应上下结构的,不应出现在包围结构中。另外逻辑不一致,概念不统一,不能有的用“xx框”,而有的用“xx头”、“xx底”混乱概念。为此,书中凡是包结构一律采用“xx框”,比如“广字头”应称作“广字框”,“走之底”应称作“走之框”。5-3 小学语文写字求掌握82个偏旁,清代王澍、蒋衡合著《分布配合法》总结了170个偏旁,说明什么问题?是否需要简化?由此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说明偏旁在书法教学中的重要性;二是有关偏旁的教学内容太多。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须梳理传统偏旁教学内容和方式。书中总结出16种偏旁构型及36种代表偏旁。5-4 你见过“汉字偏旁位置分类图”吗?如何从偏旁分类入手简化偏旁教学内容?根据对偏旁结构的研究和认识,书中首次在一张图中给出包含11种偏旁的“汉字偏旁位置分类图”,见下图。简化偏旁教学内容的思路是,一方面从占据空间方位入手,找到11种偏旁的系统分类联系。另一方面从结构规律入手,找到11种偏旁的内部结构关系。请见书中的表4-1。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7、5-5如何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16个构型和36个代表偏旁。比如“左伸右缩”构型中的“提手旁”、“木字旁”,指“横画”被竖画分割后“横向长短”的伸缩,而“左离右接”构型中的“竖心旁”“火字旁”,指左右点画相对中间竖段“左离右接”,同时既可看作是“左伸右缩”又可看作“中轴不中”,都是为了字的“内敛外拓”“中宫收紧”。从而看出外观不同的偏旁内部蕴含着本质相同的审美,请见下图。再比如“帆”字中的“巾字旁”,“左竖”应稍长,右竖钩的“竖部”应稍短,且中竖要细,也体现“左伸右缩”。可见偏旁有结构,只有融合于结体才变得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8、5-6 什么是“一级避让”?如何写好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木”字旁? 这涉及到如何书写“不同位置相同偏旁”的问题,比如繁体字“李、樂、材、林”四个字中的“木”字旁。为了使字的外形趋于方形,上下结构要纵向收缩,偏旁变扁;左右结构要横向收缩,偏旁变窄。这类常见的基本问题,通常称作“一级避让”。5-7 如何书写“城、地”字的“土字旁”和“去、志”的“土字头”?在一级避让基础上发现:相同位置相同偏旁与不同配件组合写法不同,比如“土字旁”与其右侧部件可以组成“城、地”二字,“土字旁”的写法不同。在“一级避让”基础上,由于“城”字的右侧部件比较长大,土字旁上提附向右部;然而“地”字的右下角“竖弯钩”作主笔,体势比较重,此时“土字旁”要位于左下,以利于提画与右部重笔均衡。

书法科普知识趣味测试及答案

19、“土字头”在“去、志”两个字中(见4-2题)的写法也不相同。由于“去”字中的“土字头”的下横作主笔,要写得舒展。“志”字中的“士”字头改写成了“土”字头,“土字头”的下横却需要收缩,因为下面的“卧钩”作主笔。5-8 什么是二级避让?有哪四种关系?类似上面问题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逐个偏旁去分析,不但太繁琐,而且也枚举不完,应该寻找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普遍方法。尽管相同位置相同偏旁与其配件组合可以生成很多字,无法确定,不同偏旁因字而异,但是任何一种偏旁与其相配部件之间的关系应该能够确定,因此必须寻找偏旁与其配件之间的关系。书中首次给出偏旁与其配件之间有四种关系:避让关系、主从关系、穿插关系和向背关系。因为以上问题是在一级避让基础上解决的,所以称作“二级避让”。致谢: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博士生导师邓宝剑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洪智教授和台湾屏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朱书萱博士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