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军事类小说中地理部分

2025-04-06 13:23:04

概述

写作战争类的文体,就不得不谈到战争所发生的承载体——地理。地理在溆赎髦疲战争上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写作战争类文体中做到收放自如呢?以小说《再扶汉室》第十五章龙坠野王这一篇章中对中原形势的剖析来作一个讲解。

确定主体部分

龙坠野王,这个战役是共分为三个不同地域:滑州道战场、小市仓战场、邙山战场。根据田成方的分析,基太龙的两翼分别是滑州道、小市仓。中间部分就是邙山老营。但是重中之重并不是位居中间的邙山,而是偏西的小市仓。其实整部战役布局最重要的命令就是那句话“如得一将袭小市、断洛桥、绝渤海,彼自走矣”这短短的十七个字将包含了丰富的作战理念。先说主体,现在主体已经确定,就是这句话的执行者——大将管勇即将所进行的袭小市战役。

确定地理方位

小市仓:位于乌鹊泽正北面管州以南地域;

洛桥:位于管州以西地域,是洛州诸侯地盘,对乌鹊泽可以形成包围态势;

渤海:位于管州以东地域,是基太龙的后援部队和粮草补充基地;

怎样写作军事类小说中地理部分

军事观点

“如得一将袭小市、断洛桥、绝渤海,彼自走矣”包含了如下三方面的军事含义

第一

切断敌军后勤补给线,袭击小市,就是袭击粮仓,这是典型的打击敌军补给线,不言而喻。但是小市只是基太龙补给线的应急部分,渤海也可以输送粮草,这是基太龙心理最后一道防线。“绝渤海”这是对敌军心理一个沉重打击。

第二

切断敌军互相之间的联络。袭小市,可以断绝基太龙和正面管州刺史郑新的联系;断洛桥,可以断绝基太龙和西面洛州刺史方环的联系;绝渤海,可以断绝基太龙和东方太傅张明叔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使得基太龙在邙山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可以在心理上给予敌军以震慑性打击。

第三

“如得一将袭小市、断洛桥、绝渤海,彼自走矣”综合起来看其实是一连串的五个行为动作构成:得、袭、断、绝、走。其中“得”是针对乌鹊泽内部甄选一员能够胜任此项任务的大将:“袭”是偷袭敌军粮草重地;“断”隔绝基太龙集团和西面友军的联络;“绝”则是隔绝基太龙和东面联系;“走”是最终战役的进程。而且连贯起来就是从中间进军,折向西面再猛地杀向东面,这样一个反问号的军事路线。这样的军事部署的特点就是大大的扰乱了敌军正常的部署和常规军事分布。就像一把刀一样,横着切了过去。

第四

上述行动其实就是龙坠野王大的部署的一个微缩版,放大到整个战役。“袭小市、断洛桥、绝渤海”就是滑州道、邙山、袭小市三个大战役的微缩版。方向上是完全吻合的。军事思路上也是完全符合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