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什么意思

2025-04-11 14:08:08

意思是:别人早晨有过蕾蓄允嘞错晚上改正就给予赞许,晚上有错早晨改正就给予赞许。

一、原文

曾子痿刖回强曰:“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二、译文

曾子说:“君子不预言别人之恶,不因失信而使别人疑惑,不讲别人过错,而要成全他人之美。既往不咎,以观后效,别人早晨有过错晚上改正就给予赞许,晚上有错早晨改正就给予赞许。”

三、出处

节选自《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成书于西汉末,作者为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

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它很可能是当时大戴后学为传习《士礼》(即今《仪礼》前身)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

二、作品赏析

《大戴礼记》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

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

三、作者简介

戴德(生卒不详),字延君,汉代礼学家、学者,家族显赫。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的22世孙,睢阳(今河南省商丘)人。

一说戴德家族世居魏郡斥丘(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戴德活跃于汉元帝时(前43年一前33年),是后仓的四位弟子之一,曾任信都王刘嚣的太傅。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代表作《大戴礼记》。 弟子有同乡人桥仁。

戴德与其弟戴仁之子戴圣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由于兄弟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被尊称为儒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夕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戴礼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