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什么好处
用艾条来艾灸,是一个很不错的养生保健方式。艾条好用的原因就是因为神奇的艾
艾的作用
1、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可入药。此系艾的栽培品种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2、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3、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4、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艾灸的作用
1、明代善名医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在其著作《蕲艾传》中写道:"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这就是艾草,平凡而神奇的养生之草。事实上,艾草之所以能以平凡无华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除其自身具有的神奇功能外,以其为原料的艾灸一一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调理保健方法更是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自我疗病和保健的传统医术。
2、艾灸,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艾灸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是一种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段。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艾灸治病和保健,《千金要方》中指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扁鹊心书》中说:"人至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院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无事每日施灸,会令身体越来越好,几乎不生病,更可以远离医院。
3、人体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这个由经络构成的人体网络中,布满了众多的穴位。正是靠着这些穴位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能协调一致地工作,让人这部机器正常运转。如果经络不通,便气血不足、运行不畅,人就容易衰老生病。艾灸是在穴位上施灸,通过温热刺激,让经络畅通,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从而达到祛风寒,化淤滞,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从而到达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