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婺源,最美乡村
1、东线景点:李坑—汪口—江湾—晓起北线景点:卧龙谷—灵岩洞—牧韭啻浦彩虹桥—思溪、延村李坑: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是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岖妊围刮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是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宁静景象。
2、中国是茶的故乡,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曾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茶在唐代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山川灵秀,史产名茶,因此茶道也蔚成风气。一杯婺源绿茶,小坐休息。
3、汪口(俞氏宗祠): 古埠名祠古村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4、临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几乎与村落的历史相同。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树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铺就的码头台阶,远远望去,显然是历经沧桑的模样。
5、俞氏宗祠,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6、江湾:伟人故里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是江泽民的祖籍地。江湾以古老的徽派建筑及秀丽的山水风景,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婺源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
7、卧龙谷:大鄣山的峡谷卧龙谷景区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碧泉淙淙、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彩池连环、相映交辉。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8、晓起:古文化生态村晓起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熠铛守揎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上下晓起可以说是婺源风景最美的村庄。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相传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7年),一个姓汪的官宦逃难到这里,当时天刚破晓,这个村子就取名叫了“晓起”,现在这个村里的人多数也姓汪。后来洪姓人家在上游一公里处建村,也取名“晓起”。为了区分,汪姓人家居住的村子叫“下晓起”,洪姓人居住的村子叫“上晓起”。 晓起的看点是那“千年古树撑起的绿天”。
9、灵岩洞:古坦的溶洞灵岩洞由36个溶洞组成,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有种聊斋里的感觉。
10、木板桥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桥宛如金桥在阳光下闪闪光,桥下是清纯无比的江水,桥上不时有村姑农夫挑着担子从经过,山光水色与木板桥有机结合为一体,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