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的六大误区
鸡蛋,几乎成为人们每天早餐必备的食物,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营养价值高。一般来说,一枚鸡蛋大约50g,蛋白质就占了14%左右。而蛋白质中所含有的氨基酸也极易被人体所吸收,比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非常适合人体的生理需要。鸡蛋,成了人们餐桌上最为健康养生的食物之一,当然,虽然营养高,但吃法也不容忽视。
吃鸡蛋有哪些误区呢?
1、豆浆冲鸡蛋营养高。热豆浆煮开后,温度最高也就100℃,而由于大气压原因,一般都没有达到100℃,而鸡蛋中含有很多细菌,有一些细菌还会引起疾病,甚至有一些就是过敏原。如果用煮开的豆浆直接冲服生鸡蛋,里面的细菌得不到充分消灭,吃进肚子里难免会引起一些身体不适。特别是一些农家鸡蛋或者走地鸡蛋,这些鸡蛋卫生条件就更加不好,如果没完全做好杀菌,对人体造成的不好影响将会更大。
2、豆浆与鸡蛋不能同吃。吃早餐的时候,当你左手端着一杯热腾腾,右手拿着一个煮熟的鸡蛋要放进嘴里,就会有人跟你讲“豆浆和鸡蛋不能旎髂坑若同吃”。因为“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会与鸡蛋里面的黏性蛋白结合,不易消化,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而他们却不知道豆浆是由大豆碾磨而来,胰蛋白酶只存在于人体或者动物,大豆本身并不含有该物质。另外,也有人认为“豆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抑制人体对鸡蛋中蛋白质的消化,影响了鸡蛋营养价值”,而他们却不知道,当豆浆经过煮熟之后,里面的蛋白酶抑制物活性早已经被破坏,并不会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所以,煮熟的豆浆跟鸡蛋可以一起吃,而且都很营养。
3、鸡蛋壳颜色深营养高。许多人在挑选鸡蛋的时候,都喜欢买那些鸡蛋壳颜色深的,他们认为“鸡蛋壳的颜色越深,代表鸡蛋的营养越丰富”。其实鸡蛋壳的颜色深浅跟营养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鸡蛋是否营养取决于母鸡平时的摄食情况以及饲料的质量。那么,什么样的鸡蛋才比较营养呢?一般来讲,蛋清越浓稠,蛋黄颜色越深,该鸡蛋的营养就越丰富,无法从表面上去进行判断。
4、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越营养。煮鸡蛋时间不同,在人体所被吸收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煮的时间越长,人体要消化吸收该鸡蛋的时间就越久。旎髂坑若同时,如果时间煮得越长,蛋清中的蛋白质硫离子就会与蛋黄中亚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人体吸收。而且,蛋清中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在高温下会形成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一般来讲,我们煮鸡蛋,需要将鸡蛋跟冷水一起下锅,煮沸之后再续沸三分钟,这时的鸡蛋处于微熟状态,最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往后续沸时间越长,人体消化吸收的时间就越长。
5、鸡蛋营养高,各种烹饪都可以。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喜欢吃不同做法的鸡蛋,有煮的、煎的、炒的、腌的等等,但不同做法,人体对鸡蛋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讲,煮的或者蒸的鸡蛋,吸收率是百分百,而炒鸡蛋则为97%,炸的鸡蛋为80%左右。所以,煮鸡蛋或者蒸鸡蛋吃是最为营养的吃法。
6、生鸡蛋比熟鸡蛋更营养。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吃生鸡蛋不仅营养,还能够润嗓子、润肺等作用,其实,吃生鸡蛋不仅没营养,而且含有很多细菌,容易引起感染,对身体健康不利。除此之外,生鸡蛋不利于消化,因为蛋清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人体小肠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同时,生鸡蛋含有腥味,会让一些人产生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