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2025-04-19 01:39:38

1、 随着立冬节气来临,省会各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突发冠心病、脑卒中、心绞痛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尤为常见,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轻人。对此,专家提醒,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重自我保健和规范治疗,而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年轻人而言也马虎不得,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心脑血管疾病 年轻人也不能轻视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一说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专利”。各大医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接诊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呈现出上升趋势。心内科主任专家认为是中青年饮食不平衡、夜生活丰富、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此外,研究表明,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几率也在大幅提高,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这主要是因为保护心血管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所致。 心血管病与人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只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的‘十六字诀’。

3、 心血管疾病患者进入冬季,身体就很“脆弱”。这个季节,尤其心源性猝死、肺心病及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引发,危险性较高。这是因为进入天寒地冻时节,身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上夜间人体基础代谢减慢,呼吸、心跳和血液流速放缓,负责人体活动的神经支配功能出现变化后,预防功能就随之降低。其实,天气骤然变冷仅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次要原因。各大医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接诊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呈现出上升趋势。心内科主任专家认为是中青年饮食不平衡、夜生活丰富、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此外,研究表明,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几率也在大幅提高,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这主要是因为保护心血管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所致。 专家提醒,心血管病与人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只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的‘十六字诀’。

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特别是早起时的一些习惯。那么,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呢? 第一、起床动作过快过大 当人们睡觉时,他们的血压相对较低。醒来时,血压会迅速上升。特别是一些有早晨高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过快的起床动作可能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严重的话会引起脑血管破裂。另外,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如果位置变化太快,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或晕厥等情况,所以,早晨醒来时,睁开眼睛后最好在床上再躺两分钟,然后慢慢坐起两分钟,然后再站起,在床前呆一分钟。 第二、过早晨练和剧烈运动 秋冬季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有些老年人在四五点就出去晨练,此时是最容易受到冷刺激的,这使得已经较高的血压在早晨上升得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所以,户外运动最好在下午4点左右进行,可做一些有氧运动、太极拳等慢而轻柔的运动,盲目剧烈和过度运动也可能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 第三、早晨没有喝水的习惯 起床后应尽快喝一大杯温水,这样可以更快地稀释黏稠的血液。水可以10分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减少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发生。因此每天都要摄取足够水分,晨起从一杯水开始。清晨空腹饮1—2杯开水或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也是清肠的好办法。 第四、早餐吃油腻或太咸的食物 早餐不宜吃太咸或太多油炸食物如油条、油饼、炸糕等,因摄入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易使血液过久地积于消化系统,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可能会使人整个上午都觉得无法集中精神。另外,就餐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20至30分钟,人的食欲最旺盛,吃早餐是最合适的。科学的早餐原则应以低脂低糖为主,选择猪瘦肉、禽肉、蔬菜、水果或果汁、低脂奶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再补以谷物、面食为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