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出现急妈妈和慢孩子呢

2025-03-25 20:08:21

1、场景一:妈妈:你怎么这么慢,快穿衣服!穿鞋!洗手!吃饭!孩子:……妈妈:你这么慢到底是随谁啊。

2、场景二:妈妈:哎呀,你怎么这都不行,我来!孩子:……妈妈:唉!怎么什么都不会啊。没有我你怎么办啊

为什么总是出现急妈妈和慢孩子呢

3、妈妈:你决定了没啊?去还是不去。孩子:没有,别着急。我再想想......妈妈:你真是个慢性子,太肉了吧。做个决定有这么难么

为什么总是出现急妈妈和慢孩子呢

4、如果细看一下,“急”多是因为一种不允许——不允许孩子不会不懂,不允许孩子不熟练,不允许孩子做的不好,不允许孩子这么“犹豫”……在“急妈妈”看来,这些都是不应该和不必要的。

5、比如场景三中,妈妈的感受是“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这么难呢,需要这么犹豫么”?实际上,妈妈觉得简单、觉得不用想,这是妈妈的情况;对于孩子来讲,他可能就觉得需要想,比如去花多少时间、经过哪里、会看见谁、要见的那个人会怎么反应,以及如果不去会怎么样,“去”和“不去”哪个更好些?

为什么总是出现急妈妈和慢孩子呢

6、“不允许”本质上就是不允许孩子和自己不同。自己怎么样,孩子也必然或者应该怎样。如果她允许孩子和自己不同,允许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妈妈期望的人,允许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风格和节奏学习,妈妈就不急了。妈妈不急,孩子因为没有了干扰和压力反而要快很多。相反,妈妈越不允许,越指责,越催促,孩子越为难,越慢。同样常见的是“急妈妈”一次次责怪“慢孩子”做不好,又一次次在“慢孩子”练习的过程中打断他、替代他。这难免让孩子有这样的感觉:我总是做不好,反正我也做不好,我就等你来帮我好了。怀有这样的感觉,孩子怎么可能“快”呢?

7、“慢”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拖延,大部分拖延的成因就是童年时对专制父母的消极抵抗。父母不允许孩子做自己,不允许孩子说“不”,孩子不能解决、不能正面的反抗,就很自然的选择了“拖延”。  当孩子长大后,父母现实中的“专制统治”不在了,可是这种模式已经内化到这个长大的孩子心里,以至于对于他自己决定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依然拖延,而且奇怪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

8、对于妈妈而言,她一方面会抱怨自己是多么努力的帮助孩子,而孩子却总也不改观,一方面在更深层的意识里,感到自己对孩子多么重要、埠们萁猕自己是多么爱孩子,并为这种感觉而高兴、感到安全。  如果妈妈不能在夫妻关系中感到自己的价值,妈妈是最可能选择从孩子这里确认自己的价值——被人依赖和需要。如果妈妈在童年中同样有一个“急妈妈”,或者妈妈在自己的人生中获得不了基本的认可,这位妈妈很可能这样做。

9、亲子关系的本质趋向是孩子的独立和与父母的分离,但如果父母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不够,他们就不能接受这个趋向。通常,他们要么是苛刻的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期望去生活,这实际上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另一种延伸;要么就“无意而微妙”地促使孩子不能独立和成长,永远需要他们,以此来确保自己的价值感和安全感。  如果妈妈能够做好自己,不依赖于从丈夫、孩子、单位等外界来确认自己的价值,那么,妈妈就不会“急”了。“急”是焦虑和担心,担心自己不成功、不够好、不够有价值、不够重要。  其实,每个人、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好的,只要做好自己就很好了。但是童年生活、父母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常常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够好,如果我们能够拨开这些莫须有的迷雾,自己确认自己够好,就从容了,就不急了,孩子自然也就不那么“慢”了。

为什么总是出现急妈妈和慢孩子呢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