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攻略
四川成都双流县黄龙溪周骊核淬镇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桃轾庾殇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始终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农业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黄龙溪正在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捷,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是有浓郁特色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黄龙溪古镇坐落在黄龙溪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心,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境内,是川西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古镇之一。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附近毛家湾,四川足球训练基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论春秋,一派静谧。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六条老刚进行完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古色古香。 黄龙溪位于成都东南方向行40公里处,是近几年被影视界人士和旅游者看好的新辟旅游景点--黄龙溪。黄龙溪东临府河(锦江),北靠牧马山,当年镇上曾有7座庙宇和仁(寿)、彭(山)、华(阳)总府衙门。码头上舟揖如林,商旅云集,一派繁荣景象。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拄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6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黄角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阳古镇的喧闹场面。 古镇黄龙溪之所以为游人所青睐,是因为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更因这里弯弯曲曲的石径古道,河边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街道上的茶楼店铺,古庙内的缭绕青烟等,展现出一幅四川乡镇的民俗风情图,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新奇的感受。黄龙溪镇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
名字由来: 黄龙溪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4年(公元216),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象牙,黄龙所属之地,昔属武阳,今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民间风俗:黄龙溪迄今保留着正月表演火龙灯、狮灯、牛儿灯、幺妹儿灯、四月初八放生会、端阳节赛龙舟,还有代代相传的府河号子、民间儿歌、童谣、谚语,扯响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古镇至今保留着打更的习俗,按时辰鸣锣报时从亥时(晚九点)起打更,每个时辰打一更,直到卯时(早上五点),共打五更,一更鸣锣一声,二更鸣锣两声,依次类推。夜深人静之时,清脆的打更声会让你睡得分外香甜。
旅游看点: ①黄龙溪吊脚楼 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古镇内,路面青石铺就,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民居的门前屋顶细部尤为精彩,木雕、砖雕、绘画等工艺技术精湛,造型生动。院落之间廊庑穿插,厅堂轩昂,体现传统古建筑的鲜明特点。做生意的人家,厅堂内挂满了横幅字画,用玻璃镜框镶嵌起来,精致而隽秀,与周围的古建筑浑然一体。1983年,当黄龙溪古镇还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候,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就选这里做外景地,后来,《海灯法师》、《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拍摄。因为这里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是那些人造影视城根本无法比拟的。 ②水城风味 古镇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划镇而过,两岸都是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还存有昔日的黄龙溪棚廊。水面有数座铁吊桥连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盘根错节,据说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古镇的标志,游人每到此,总要在此留影。黄龙溪的鱼也是一绝,老人们说:“七上八下九归沱”,说的是每年从小寒、大寒节气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鱼儿成群结队溯江而上到此产卵,所以黄龙溪鱼产甚丰。当地最地道的吃鱼方法是在船上,来一锅“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的吃法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 古镇里明清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比比皆是,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1983年,当黄龙溪古镇还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候,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就选这里做外景地,后来,《海灯法师》、《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拍摄。因为这里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是那些人造影视城根本无法比拟的。小镇中有一条街道因过于老化,推倒后按照过去的风格仿建,但一眼望过去,却怎么也脱不了仿的气息。 ③黄龙溪古龙寺 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至今仍保存完整。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严谨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样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多为两层高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④黄龙溪茶馆 古镇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那是与吃饭并列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他们用本地产的茉莉花,冲在盖碗里,一些茶馆有时也有上好的竹叶青、峨眉雪蕊这样的好川茶。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兼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的 “烧火龙”是黄龙溪最驰名、最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烟花配方,享誉海内外。此习俗源于南宋,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先民根据“龙见武阳赤水”和“龙生九子”等故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现在火龙已经成为黄龙溪一年一度新春的“保留节目”。黄龙溪现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幅员面积5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区乡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现有高中档宾馆、饭店10多家,大小餐馆120多家,有床位3700多个,购物点70多处,旅游般只100多艘,黄龙溪已成为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
黄龙溪住宿信息
黄龙溪有大小客栈120余家,客栈最集中的地方位于下河街,仅仅下河街一条小街就有客栈二三十家,大都靠河边,环境都不错。
黄龙溪交通信息
乘车路线: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有到黄龙溪的班车,8:00-16:00,每隔1小时一班8元/人;红牌楼发车每半小时一班,7元/人 黄龙溪距成都只有30公里,人民南路南延线通车后,从成都到黄龙溪只需20分钟路程;而随着府河的通航,从水路到黄龙溪,沿途可欣赏到川西坝子的田园风光,将更有一番风味
黄龙溪美食信息
黄龙溪有很多特色的小吃,比如仔鱼仔虾 、豆花、野菜、丁丁糖、芝麻糕之类的遍街都是,黄龙溪古镇最有名的特色小吃-----黄龙溪一根面可以说是黄龙溪的招牌小吃,尤其是现场看面艺师抛面入锅,那才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