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性别教育
大志是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性格特别活跃,对什么事续异收俱情都充满好奇,这是他在排队如厕时发生的小故事。“老师,他看我们尿尿!”子月大声的喊着。我一瞧,可不,人家歪着头,把个小屁股撅的老高的正在看女孩解小便呢!这还了得,我赶紧把他拉了过来。看到大志惊慌的表情,我突然觉得自己可能紧张过度了。“你在干什么呀?”我试探性的问。大志的回答略显得意:“她们蹲倒尿尿的,我会站着尿。”说完就用小手扒自己的裤子。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只是奇怪尿尿的姿势,而不是......咳!我就说嘛,以他的心智绝不会想到做这样猥琐的事。于是等他们如厕后,我就开展了一次生理启蒙活动,让孩子们简单了解了男孩女孩的区别,后来,孩子们再也不会为了这件事奇怪了。原因分析: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是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有的老师不以为然,对此重视不够;有的老师会比较极端,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只一味的批评,没有给予适时的引导,孩子在疑惑和尴尬中会逐渐产生不良情绪,造成心理上的困扰。特别是长期以来的性神秘、性禁忌的传统观念,使大多数教师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性教育只是偶然的一两次对话,一触即过;有的甚至在孩子整个幼儿园成长历程中从未涉及过这方面的话题。随着人们对性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幼儿性心理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强,幼儿园作为性教育启蒙的最佳园地,应审时度势的做好幼儿性教育工作,保障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策略引导:首先,把握时机。国外的性学家主张从零岁开始进行性教育,指出5岁前是性教育的一个关键期,这与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一致的。5岁前是幼儿进行"性探索"和创造"性理论"的萌芽期,很多问题他门并不觉得下流难堪,这只是他们的求知行为。这时候,老师应该抓住机会,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抓住5岁前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事半功倍的教育。其次,正面教育。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对性的问题产生好奇,我们应当把它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主动去问、不主动去讲,有问必答、不说谎,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地回答,当幼儿解除疑虑后,其身心才会更健康的成长。最后,个别指导。有的幼儿因为各种原因会形成不良习惯,如吮手指、触摸下体等,从心理学而言,这种行为是幼儿的自我安慰,以男孩常见。老师对这样的的幼儿要更加细心关怀,单独进行性教育指导,以免伤害他人。与家长的沟通很重要,要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变化,帮助家长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建议:一、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一扇窗口,老师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会为幼儿呈现很多知识,也会帮助幼儿掌握各方面的技能。如在小班进行的“我的小身体”主题活动中,我精心选择了看图说话、科学探索、绘画和健康等内容与孩子一起学习,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幼儿全面细致的认识了自己,也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异同,进而懂得身体每个部位的重要性,学会了简单的自我保护。二、体检与宣传定期体检,让幼儿及时了解身体的成长变化。每学期一次的体检是我园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是关注幼儿成长、使幼儿全面认知自己的好时机。幼儿园每学期还可以邀请专业医生,对幼儿生理卫生保健等方面进行宣传讲座,以理论带动认知,以实践强化认知。三、家园共育家庭教育是保障幼儿性健康发育的首要环节。幼儿园应与家长多沟通,可通过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性教育启蒙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职责,在内容和方法上给予指导,并鼓励家长说出困惑,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努力。反思与畅想:幼儿园的性教育是比较初级的教育,涉及的面很广,要求却并不是很高,形成对性教育的认识才是关键。性教育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老师要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关注幼儿的生理变化,在实践中掌握技巧。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系统教育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性的教育与人格的建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从幼儿期开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才能建构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