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期,重点需知
1、中耕培土。中耕应依苗情、天气、土壤等灵活掌握。对于透气性差的粘质土,雨后或灌水后要及时中耕,可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下扎,提高田块的地温,有利于棉苗稳长增蕾。中耕作业的同时,结合人工除草可以防除田间的杂草。建议:蕾铃期中耕深度500px,宽500px,次数不少于3次。
2、合理密植。根据气候条件、地力水平、栽培特性等情况,做好定苗工作。一般每穴留1株,最大效率的利用地力。
3、加强水肥管理。棉花现蕾后特别是弱势棉要早施肥,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一般追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做好随水进肥的工作。基肥不足,棉苗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多施,对早发苗,长势强的应适当少施或不施。此期对水分敏感。保水能力较差的棉田,需提前滴水进肥。根系是棉花水分、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现在膜下滴灌根系分布较浅,吸收能力弱,易发生病害,也会推迟现蕾。随水滴灌135g生根机密子弹头或生根机密,能够促根壮根,活化土壤,养根护根,增强棉花抗病抗逆能力。
4、科学化控。主要针对生长过旺和密度较大的棉田,每亩用250g/L甲哌鎓或棉花整株保铃金+液体硼,可以缩短节间,茎枝粗壮,有效控制植株旺长,使棉花株型紧凑;同时提高根系活力,叶片厚绿,增强光合作用;调节营养运输,促进开花,提高棉花的座桃率,增产效果显著。注:化学调控一定要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状况灵活掌握,土壤缺水、棉花生长受阻时应少用或不用。
5、防病防衰。此期主要病虫害有棉花黄萎病、枯萎病棉蚜虫、红蜘蛛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选用乙蒜素等药剂,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结合防治病虫害,用丰神榜或中威春雨胶囊,可提高植株抗病抗逆性,保叶防早衰,预防蕾铃脱落,保铃增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