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用什么药如何治疗脚气脚气的症状
脚气分三型
水泡型、增厚型、浸渍糜烂型脚气,中药泡脚要按不同的型调配不同的药物,具体分型配药如下:
水疱型脚气
症状: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
泡脚配方:可用苦参、蛇床、大黄、黄精、明矾各30克,甘草10克加水煎30分钟,其中明矾需后下。黄精专治脚癣,苦参与蛇床子同用可增强杀菌止痒的功效。
增厚型脚气
症状: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
泡脚配方:可用黄精、地肤子、明矾(后下)各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地肤子性寒味苦,具有清湿热的功效,配伍黄精、明矾外洗具有杀菌抑菌之效,还可使角化的皮肤软化。
浸渍糜烂型脚气
症状:初起时脚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如出现浸渍糜烂型脚气。
泡脚配方
可用“四黄洗剂”,即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各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以纱布湿敷20分钟。
泡脚的8个注意事项
1、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
时间过长,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体内血液也会更多地流向下肢,会造成心血管超负荷。
2、水温不能太高
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饭后马上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
4、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
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5、选对泡脚桶
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或搪瓷盆,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要随时添加热水。
如泡脚桶不清洁彻底或者桶壁内没有进行抗菌处理,脚上细菌就容易残留在桶壁内,造成对脚部的反复感染。因此选对泡脚桶十分重要。
6、水应有一定的热度,以40~50摄氏度为宜
泡脚水温应以脚能忍受为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养生、强身的作用。
7、水量不可过少
水量一般应以淹过踝关节为度。每次浸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8、不要一边泡脚,一边看书、看电视
做泡脚时看书、看电视很容易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