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遭受过的破坏或者损失,除了课文里面提到的,还有哪些

2025-04-17 17:07:24

1. 1856年10咧矸苒禺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在北京市东北郊区飞行,赶时縻橼直接飞往圆明园。当时,耿格林和瑞林的遗迹在城市北部略有抵抗并逃离。法国军队当天下午首先经过海淀。 1860年10月6日晚,入侵的军队闯入圆明园的大公门。

这时,在贤良门的入口处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从第二天开始,官兵疯狂地抢劫和摧毁。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条款和条件,英国和法国联军在抢劫两天后冲进了城内。

2. 1860年10月7日,在英法入侵者进入圆明园之后,他们立即“赞助了英法委员会的三名成员在园中分发珍宝。”法国军队司令孟拓邦,同一天致函外交部长:提醒法国专员采取艺术和考古方面最有价值的项目。

它将由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保存在法国博物馆中,这在法国极为罕见。 “英国指挥官格兰特也立即”派人员去收集应该属于英国的物品。“”在法英侵略者进入公园的第二天,它再也无法抗拒物品的诱惑。官兵聚集在一起抢劫抢夺花园里的金银珍品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遭受过的破坏或者损失,除了课文里面提到的,还有哪些

扩展资料:

圆明园被毁原因

1、战俘被害仅是焚园借口

历史学者王开玺教授最新考证认为:英军战俘被害,仅是英国人焚毁圆明园的借口。查阅中文史料,未见有关清政府在圆明园内虐待英法战俘的记载。此类记载仅见于英法等国人的回忆著述。

2、报复清政府

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1860年9月,英国外交官巴夏礼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打着停战的白旗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击活捉的一小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监禁了一个多月。

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有说18人)在监禁中死去,其中包括《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包尔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火烧圆明园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