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行美食攻略
1、兴义狗肉之美在于选料讲究。为保证口味,甚至诸拗杏末总结出“头黄二黑三虎斑,白狗肉味最平淡”的歌谣。狗宰杀后砍成几大块,放入瓦罐中徇柝璎镨清炖。烂熟然后剔除骨头,再加生姜、砂仁、食盐、草果等文火烧炖后捞起即可食用。吃狗肉更是十分讲究,要把炖好的狗肉切成薄片,然后放到一小锅,再舀进原汤,拍碎一两小块生姜,加进一些大葱段,再煮进一些白菜。吃狗肉最讲究的是蘸水,用辣椒面、蒜泥、姜末、花椒粉、葱花、芫荽、味精、盐、原汤、薄荷等调制,其中薄荷是最重要的香料,有了它狗肉才有了独特的风味。
2、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颇有名气。采用上等糯米制作,先将糯米用冷水泡透,经两次焖蒸后,用猪油炒好装入锅内,文火保温待用。然后精选瘦肉,放入特制的香料腌上数日后,用油炸至半干。吃时,将肉切成薄片盖在糯米饭上,米香肉酥,油而不腻,色彩美观,味浓爽口。
3、杠子面是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的汉瞿牾截拿族特色小吃之一,与西和锅盔齐名,在附近县市小有名气。杠子面根据中国手工面条三大传统技法“压”“拉”“切”中研究出的“压面”和“切面”,综合而成的特色面。杠子面诹鬃蛭镲面条以其独特的爽滑劲道让人赞不绝口,它之所以爽滑除了有少份量的淀粉和在面里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擀面了,说是擀面其实是用一根胳膊粗的杠子压,杠子的一头固定在墙里,人骑在另一头来压,这样压出来的面,薄如纸,韧如绸,杠子面也就是由此得名。单碗下锅,调料特殊,口味以酸辣为主,热吃凉拌,均皆适口。
4、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而得名。蒸熟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等兑成蘸水,味美无比。论个卖,价格很便宜。在兴义市区数“郑记”刷把头最为有名。
5、苗家酸汤鱼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道佳肴,因其制作方法简单、美味可口、食后开胃、味美汤鲜,现已延伸到酸汤鸡、酸汤鸭等。酸味菜肴近年来还走出苗岭深山,在许多大中城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饮食风景线,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6、神仙豆腐是石阡具有特色的小吃,用天然的神仙叶子制作而成,颜色翠绿,酸辣嫩滑,清爽怡人,更像是凉粉或者果冻,是当地人夏天消暑最爱的小吃。采摘新鲜的神仙叶子挤出汁水,点上草木灰使其变稠,等待20分钟左右,汁水完全凝固,加上辣椒、蒜泥等调料拌匀,一份神仙豆腐就做好了。
7、丝娃娃是贵州最常见的一种小吃。在薄薄如纸的手心大小的大米薄饼里,裹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因其形状颇似被裹在“襁褓”中的初生婴儿,因此而得名“丝娃娃”。丝娃娃的制作过程很精细,除了要将米面粉制作做成薄纸状小圆饼,还要分别装入小盘中,尤其是它的那碗汤特别有讲究,这汤是取绝于酱油、醋、味精、麻油、姜沫、葱花、煳辣椒等各种作料混合而成的,其味道独特,色香俱全。“丝娃娃”价格便宜,酸辣爽口,开胃健脾,有益身体健康。
8、贵阳乃至贵州的招牌小吃,5-8元/碗,可加面加鸡,另算钱,肠旺面严格说来得用手擀鸡蛋面为原料,以猪的大肠和血作配料,加上特制的辣椒油,味道鲜辣,面的劲道好,有嚼头。 “肠旺”是“常旺”的谐音,寓意吉祥。
9、卤猪脚,又名状元蹄。制此卤猪脚,需选农村饲养一岁左右的猪之蹄,取十余种名贵中药入味,经文火温煨,精心卤制,吃时再辅以青岩特产的双花醋调制蘸汁,入口肥而不腻,糯香滋润,酸辣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