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那点秘密
(二)细胞质
1、细胞质的组成: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
①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与ATP。
②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细胞器(由电学显微镜观察到)
①分离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②类型
1)双膜:叶绿体、线粒体;
2)单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
3)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要求会从图片上分清葛总细胞器。
③双膜细胞器(重要内容,掌握)
1)线粒体
a.结构:内膜、外膜、嵴(由内膜凹陷形成)、基质。其中,内膜的基质中含有有氧呼吸先关的酶,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RNA、核糖体。
b.功能: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
2)叶绿体
a.结构:外膜、内膜、基粒、基质。其中基粒和基质含有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基粒上含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RNA、核糖体。
b.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
a.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叶绿体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
b.完成生理过程:叶绿体完成光合作用;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c.产生ATP的去向:叶绿体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线粒体用于除暗反应外的所有生理过程;
d.产生[H]的去向:叶绿体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线粒体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成水;
e.所含酶的种类:分别为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f.能量转化:叶绿体为太阳能到电能到ATP到稳定化学能;线粒体为稳定化学能到ATP。
④单膜细胞器(重要内容,要求会识别)
1)内质网(由膜连结而而成的网状结构)
a.种类: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b.作用:与蛋白质、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
2)高尔基体的作用
a.动物: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来自于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传送);
b.植物:与植物细胞的形成有关(合成纤维素,所以该细胞器可以产生水)。
3)液泡
a.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有机酸、生物碱等;
b.作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保持坚挺。
4)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病毒。
⑤无膜细胞器
1)核糖体
a.成分:蛋白质与rRNA;
b.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种类:游离的核糖体产生细胞内蛋白,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产生分泌蛋白。
2)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和周围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细胞的生物膜结构: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组成。
(1)组成: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
(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直接联系:直接相连,以内质网为中心,连接核膜、细胞膜、线粒体膜
核膜
|
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膜
②间接联系:通过囊泡进行联系: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释放)
(3)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分工、合作)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1)整个过程中:
经过的细胞器有②③④;
经过的细胞结构有②③④⑤;
参与的细胞器有:①②③④;
参与的细胞结构有:①②③④⑤。
2)该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为内质网减小,高尔基体先增大后减小,细胞膜增大。
3)高尔基体膜内侧成分与内质网成分相似,而外侧与细胞膜成分相似。
4)分泌蛋白出细胞的方式:胞吐。
※能够进行复制的细胞器由中心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4)生物膜的作用:①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点,有利于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③把各种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