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回曲线捏缩原理

2025-04-26 00:45:32

滞回嵊髭驰亘曲线捏缩原理:

在反复作用下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缏堋垌胯线。它反映结构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及能量消耗,是确定恢复力模型和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依据。

一般来说曲线能简化为好几个直段,第一个直段跟第二个直段的交点就是弹性段跟塑性段的交点,也就是弹性段结束,塑性段开始的时刻,从这个点可以看出弹性模量、弹性极限等数据;以此类推,在塑性段的结束点也可以得出类似的关于塑性性能的数据。

滞回曲线捏缩原理

滞回曲线的典型形状:

1、梭形说明滞回曲线的形状非常饱满,反映出整个结构或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很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

2、弓形具有“捏缩”效应,显示出滞回曲线受到了一定的滑移影响。滞回曲线的形状比较饱满,但饱满程度比梭形要低,反映出整个结构或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比较强。

3、反S形反映了更多的滑移影响,滞回曲线的形状不饱满,说明该结构或构件延性和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较差。例如一般框架、梁柱节点和剪力墙等的滞回曲线均属此类。

4、Z形反映出滞回曲线受到了大量的滑移影响,具有滑移性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滞回曲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