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听力有问题,早期信号是什么
1-3个月: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响毫无反应,如婴儿在睡眠中,可以制造突然的声音,若有反应,多表现为惊跳或者觉醒等反应;
3-6个月:不会寻找望向声源;
6-9个瘅莹遒淄月:不会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9-12个月:不能执行简单指令,比如把小球拿给我;
12-15个月:不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灯、车等;
15-18个月:对在邻房的呼唤无动于衷;
18-24个月:不能运用两个字的短句;
儿童时期:交流时,常常需要别人重复,有时能听见别人讲话,有时听不见;上课常常不专心,学习新事物比其他小孩慢;常专注地望着讲话者的脸,以试图获得更多信息,帮助理解说话内容等。
2岁:孩子没有通过眼睛看见你的提示,他就不能按照你发出的一些简单命令去做。
3岁:孩子不能断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或者他不懂也不会用一些词,象走、我、进来、大等等。
4岁:孩子不会把有些比较近的经历联系起来,他不懂前后或者左右这些简单的方向。
5岁:孩子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他说的话很难听懂。
上学后: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听力减退的表现是:经常性的漫不经心,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能力低于同一时期的孩子,或者频繁地感冒或耳朵疼。
扩展资料:
听障儿童可选择的康复形式
目前,我国听障儿童主要有3种康复形式:
1.机构康复:听障儿童在康复机构接受全日制康复教育,专业人员直接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同时对家长给予一定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6岁听障儿童。
2.家庭康复:听障儿童在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家庭可通过家长培训、亲子同训、预约个别化训练等形式接受康复机构的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岁以下的听障儿童。
3.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听障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家长在家进行康复强化,同时,可定期接受康复机构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岁以上、具备一定听觉语言能力基础的听障儿童。
无论采取何种康复形式,都要坚持全面康复的理念,即不仅要关注听障儿童听觉、语言的发展,还要关注其认知、情绪、行为、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爱耳日”关注儿童听力 广西开展大型义诊宣教活动-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