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怎样理财变身财女
具体内容
1 对商家的促销说不
商家会特别针对女性消费伺拈渌渴心理,通过一些打折、抽奖等手段吸引顾客。例如商场喜欢“买一百送一百”,因为“买一百送一百”能让消费者在买到自己必须的商品时,为了不浪费赠券,而附带买上一件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如果很好地利用和享受了这个优惠,买下自己刚好需要的必需品,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但如果附带买上一大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商品,就应当勇敢地向自己说“不”。
2 跟消费卡说拜拜
提前消费是“财女”的天敌,信用卡、优惠卡、套餐卡等都为消费者提供了借钱超前消费的可能,消费时不受口袋中现金多少的限制,很容易助长非理性消费。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女性朋友来说,如果消费卡使用不当,很容易沦为“卡奴”,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中。
3 学会记账
记账是个了解自己的好办法。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可以帮助分析每个月的收支情况,从中可以总结出本月自己有哪些不必要的支出,清楚认识自己的支出漏洞,避免下次再犯。
4 自我财务诊断
理财并不难,更不像大家所想的高不可攀,除了学习相关知识,要先清楚自己的“家底”,建议先编制一份个人资产负债表。这个表中,资产大概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基金、寿险现金价(1419.20,23.60,1.69%)值、定期存款、股票、房地产、其它;负债则是信用卡未偿余额、短期消费贷款、汽车贷款、房屋贷款等。其中,还要经常对个人收支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工作,就能知道“家底”和“财务病因”。
5 强制投资
强制投资最好是选择一份基金定投。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后,已经有固定比例的资金被强制投资,口袋中的现金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消费自然会被压缩。作为国内基金定投业务的拓荒者和领跑者,广发基金[微博]的定投客户数量早已超过100万,特别适合刚出校门的女性单身贵族的理财需求。
财商小调查
如果你要搬家到一个面积更小的住处,你会先扔掉下面哪类东西?A、旧衣服 B、大体积的老式电器或家具 C、零碎的小东西 D、旧书、影碟
解答:
选A的你是个乐观派,认为花钱不仅是追求物质享受,更是赚钱的动力,不过乐观的你要对自己的赚钱能力稍微谨慎一些,特别在眼下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的大背景下,为自己准备一笔应对不时之需的资金,实属明智之举。因此,定期存款或者债券型基金都是你对抗风险的好选择。
选B的你是对生活有着美好憧憬的享乐派,面对喜欢的东西你会不顾价格,而冲动后,你往往要为了赚更多钱而拼命工作。因此你最需要的不仅是适度控制消费冲动,还要选择回报较高且较稳定的投资,以弥补日常收入。实现投资多元化的混合型基金风险适中、收益适中,正好契合需要。
选C的你看上去很实务,你总是会在商场大减价时大肆购物,你认为这些东西物美价廉,日后居家过日子都会有用。与广撒网的消费方式相匹配的应该是多元化投资组合,将钱分别投向多种基金,既有固定收益型也有高成长型,对你而言每一种投资平均分配资金就够了。
选D的你注重细节,钱常常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例如一个限量版泰迪熊、一套高科技护肤品等等。你向往平稳安宁的生活,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三种固定收益型的基金风险小,适合谨慎的你。
你的财务安全吗?先问自己
●你有稳定、充足的收入吗?
●你每月花了多少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如果突然失业,或者突然失去劳动能力,能保证自己和家人还过着像现在一样的生活吗?
●你希望退休后过着清苦的日子还是拥有幸福的晚年?退休后,养老保险金够你生活吗?
●你是否享受社会保障?是否有适当、收益稳定的投资?是否有适当的住房?
●现在有多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多少投资?十年前一万元能够让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多久?十年后呢?
女性理财消费四大误区
误区一:能挣钱不如嫁个好老公
许多女性往往把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找个有钱老公,平时把精力都用在了穿衣打扮和美容上,却忽视了个人创造、积累财富能力的提高。一些女性凡事都依赖老公,但长此以往必然受制于人,在家里的“半边天”地位也会发生动摇。
所以,作为现代女性,应当依靠为自己充电、掌握理财和生存技能等方式,自尊自强,在立业持家上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现代女性风采。
误区二:家财求稳不看收益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她们的理财渠道多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理财方式虽然相对稳妥,但是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存在银行里的钱弄不好就会“贬值”。
所以在新形势下,女性们应更新观念,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念,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最大限度地增加理财收益。
误区三:随大流避免理财损失
许多女性在理财和消费上喜欢随大流,常常跟随亲朋好友进行相似的投资理财活动,认为这样比较保险。比如,听别人说参加某某集资收益高,便不顾自己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而盲目参加,结果造成家庭资产流失;有的女性见别人都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参加某某高价培训,于是盲目效仿,结果花了冤枉钱。
误区四:女性适合“当家做主”
中国人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说女人应当掌握家庭的财务大权。不过,从科学理财的角度来说,夫妻双方由于理财观念和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同,两人的理财水平肯定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论男女,不论工资收入高低,谁擅长理财,谁就应成为家庭的“内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