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五禽图内功法—鹿功
1、身体中正直立,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向内,脊背伸直,小腹略挺,头微前倾,目神、心意均注视丹田,两手中指尖相接触,手心向上,置于脐处,然不挨脐,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一口气。 两手上移至乳际,然不挨两乳,目神、心意仍注视丹田,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二口气(图13)。 在乳际之两手变成合掌,同时吸气(图14)。合掌上伸高过头顶,两肘伸直而神意随掌而上,头向后仰(图15)。在顶上之合掌正直向下至胸部,同时呼气,神意亦随之而下,注视丹田,两掌由胸部分开,各置于肩胛之际,掌心向前,指尖朝上,同时呼气毕,此乃第三口气(图16)。保持姿势不变,连续行呼吸五次,是为第四至第八口气。
2、两手由两肩左右伸出,成一直线,掌心向下,如大字形状(图17)。两手平移至前方相交而覆,均为吸气。此时神意专注视手,其余仍注视丹田,吸气毕,两手变掌为甾特官厢拳,两脚收拢并立(图18)。随即两拳向后平分,同时呼气(图19)。两拳继续分向后方腰眼中间,左拳在上,右拳在下,拳背紧贴背脊,呼气乃尽,是为第九口气。保持姿势不变,再行呼吸九次,是为第十至第十八口气。 第十八口气呼尽,两拳徐徐上提至腋窝,同时吸气(图20)。提至两肘与肩平,两拳在胸前会合,上移至鼻尖时吸气毕。两手又斜移至两肋,随即变拳为掌(图21)。两手移动即同时呼气。两掌从腋窝移回背心,重叠交叉,直插尾闾,呼气乃尽,是为第十九口气(图22)。
3、五禽图从鹿功以后各部最后一口气之动作,即收功姿势均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 鹿功不能单独练习,应先做猿功六七遍,然后行猿功拍气法,拍气后又做猿功一遍,再开始做鹿功两遍,鹿功拍气法后,再做鹿功一遍,然后又做猿功五六遍,再行猿功拍气法,再做猿功一两遍,即收功。
4、鹿功拍气法 鹿功练习半月后,须行拍气法,其拍击部位在脐上三指一带。自中点向左右拍击,最后一击到中点为止,仍以手掌或沙包拍击四十下为度(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