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方案
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土缂钫膦稍壤传播真菌维管束病害,在苗期和开花座果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致病株叶片失去光泽,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叶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叶柄出现黑褐色长条状病斑,外围叶自叶缘开始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下垂,变为淡褐色后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地下根系减少,细根变褐腐败。
草莓枯萎病通过病株和病土传播。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当草莓移栽时厚垣孢子发芽,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进行繁殖、生长发育,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并在导管中移动、增殖,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
预防方案:
1、蘸根消毒: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
2、定植期、缓苗期及初花期灌根:在定植时灌根1次、缓苗期灌根1次和结果期(一般谢花10天左右)建议喷1次、灌1次(或连喷2次),分别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灌根,苗期喷雾使用大蒜油每30斤水加5-7Ml。
备注:为使植株快速生根,建议复配生根剂——根基宝,每桶水添加50ml。
控制方案:
初期:发现病株,立即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70-150ml(使用量根据预期发病情况、重茬严重程度而定)+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灌根(同时喷雾效果更佳),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发病中期:青枯立克150-200ml(使用量根据发病程度、重茬严重程度等决定)+大蒜油15-30Ml+恶霉灵或恶霉锰锌或申嗪霉素等内吸性药剂兑水30斤进行均匀灌根(同时喷雾效果更佳),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备注:为使植株快速生根,建议复配生根剂——根基宝,每桶水添加50ml。
灌根区域、用量及预期效果:
灌根区域:新棚区发现死棵,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建议全部灌根2次。
用药量:苗期2-3两;成株期4两-1斤,以灌透为目的,具体根据植株大小、土壤干湿度而定。
预期效果描述:预防——按方案灌根4次,防效90%左右,即使得了也容易控制;治疗——土传病害重在预防,一旦发病,需连续用药,连用2-3次能控制病情。
注意事项:
1.奥力克-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产品原药不能直接混合)。
2.与其他药物混配时,应先稀释本产品作为母液,再加入其它产品。
3.死棵病害防治期间禁止浇水,如必须浇水,需在浇水前1天和浇水后2天分别用药一次,发病严重区与健康区域隔离。
4、土传病害具有潜伏期长,侵染广,蔓延快的特点,在防治上应该以土壤修复为基础,配合药剂的喷雾与灌根,从根本上解决。具体方案是:定植时使用生物有机肥,后期根据上述方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