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牢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1、水平1:前习俗道德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文化的规则和标记中的善恶是非观念十分敏感,但却是根据行为的实质结果或权利来解释标记的。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小精灵多比)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实际伤害。
2、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马尔福)所谓对的,便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交易。
3、水平2:习鲰卺嵫秀俗道德水平这时个体已内化现行社会规则,即认为规则是正确的,能顺从现行社会秩序、且有维护这种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守规则的经济为依据。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好莰淇毵荻孩子定向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罗恩)所谓对的,就是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信赖和忠实于伙伴,鞭策自己遵守规则和期望。
4、阶段四: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赫敏)所谓对的,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
5、水平3:后习俗与原则道德水平在本水平中,道德决策取决于平等社会中全部成员一致认可,的那些权利、价值和原则。阶段五: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权利阶段(哈里)所谓对的,就是要维护基本的权利、价值观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在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如此。
6、阶段六: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佛祖释迦摩尼、印度圣雄甘地)本阶段的人受一种全人类都应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