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极限锻炼方法
1、 纯粹的基础训练一般作为训练的开始,它包括如长跑、站桩的耐力训练;伸筋、跳绳等柔韧训练。还要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而力量训练作为一种辅助的练习,对于那些肌肉发育不好的人来说是必要的,但应特别注意保持有肩部和胯部各肌肉的放松。在执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就要以爆发力训练与实战训练为主,以抵抗力训练为辅,交叉进行训练。同时,不应放弃基础训练,只是把他当作一项准备和整理的活动。
2、爆发力训练是“功力”增长的主要方式。一般采用具有一定阻力的弹性或突发性动作进行反复操练。空操是在没有器械的辅助下,反复进行几个角度的发力动作。其要点在于注重动作的急停,用以发展动作反方向的劲力。抖杆是提高爆发力的极有效的方法。通过使蜡杆朝某个方向的反复抖动,努力把劲力贯于杆头,使杆躯浑然一体。击物训练是爆发力与进攻技术的结合训练,包括击打能主要提高速度的梨球、主要提高力量的重沙袋和主要提高协调性的吊球,还包括击打能提高灵敏反应的那些无常规晃动的手靶。另外,各个拳派中那些有价值的练法,以及其它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3、力量素质:它是人体在运动中抵抗阻力的能力。各项运动都极重视力量的训练,提高力量素质就是要发育肌肉并提高神经调节机能。其原因在于:力量来源于肌肉的收缩,肌肉的粗壮必然导致肌力的增加。而神经的调节使应该用力的肌肉协调集中的收缩,对抗的肌肉高度放松。
4、速度素质:它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反应快慢。单个咿蛙匆盗动作完成的时间、重复动作的频率以及整体移动的速度等。但是,它们都依赖于反应的速度和肌肉收缩的速度之和(当然短跑的速度还取决于步子的跨度)。神经的反应速度一般用从发生刺激到开始行动所花费的时间来表示。感觉越敏锐、大脑越兴奋、技术越熟练,则反应时间就越短。肌肉的收缩速度是由肌纤维的类型,肌肉的力量、肌组织的兴奋性和条件反射的恐固程度所决定的。肌肉中快肌纤维(即爆发型肌肉、条形肌、活肌)越多,肌肉力量越大,其收缩速度就越快。
5、耐力素质:它是指人体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耐力与呼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身体在运动时能够吸入氧气的体积越大,能够忍受氧气欠缺的数量越多,其耐力就越好。所以肺及呼吸系统、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肌肉耐受能力越强壮,其耐力就越好。
6、柔韧素质:它是身体运动范围和肌肉放松程度的量度。它取决于关节的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组织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另外还取决于神经对肌肉控制的协调性。
7、 灵敏素质:它是指人体在对抗运动中随机应变的能力。似乎是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人体灵敏度在空间、时间中的应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