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期末成绩出来,你要怎么对待
1、成绩差了找原因小夏现在北京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提起她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她说妈妈是老师,总顾着自己的学生,没时间管她,她学习并不那么太好。但每次考完试,她妈妈都会问她考得不太好的原因在哪里。是身体不适,还是心里原因,还是没学明白,一一帮她分析,再让她自己梳理,逐一克服。她一点点学会了自我完善,自学能力越来越强,虽说大学本科只读了个不是特有名气的大学,但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从个案上来看,这种方式很有效果。
2、哪里不会补哪里贝儿姑娘不属于智商特高、一学就会那样的孩子,小学时代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在班里只能算中下等水平。她妈妈从不打击她。每次考试之后,都会和她一起分析试卷上的题目。凡是错题,不但要改过来,还要记到“错题本”上,反复多做几次,过一阶段再做相同类型的题目,检验一下是否真正掌握解题思路。她的成绩一点点攀升,后来考进了重点大学,甩出她那些小学同学好几条街去。
3、有一个小留学生,15岁那年因学习压力太大,也想学别的孩子退学。他爸爸没打没骂没劝,只让他打工一个假期。那一个假期,这个小留学生在一个小镇餐馆,饱尝老板的苛刻待遇,什么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炒饭,倒垃圾,通厕所之类的杂活儿都要干。这一回,他知道了什么叫挣血汗钱。而他爸爸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不是每个人都能顺风顺水地一路上学到大学毕业再参加工作。如果一开始选择轻松的不用费脑筋的就业路,那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只能是粗活苦活累活了。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叫李良的小留学生发奋读书,再不以学习为苦,终有所成。长大后,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还要把这种切身体验应用他未来的孩子身上。若孩子成绩不够理想,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把持好自己的心态,一次考试成绩不代表什么,掌握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才是重要的。若孩子的学习心思不够强烈,不妨让孩子“吃一点苦”,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从内心里将学习看成是轻松的、有趣的事,激发出他原本的学习动力,这样学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届时,家长们真的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