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深蹲,你真的做对了么?
1、那么,到底应该蹲多深?多深才是最好的深蹲?研究表明,深蹲时,蹲的比水平高度再低一点,是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比水平高度低一点”的意思是,在深蹲过程中,你的臀部最终应该低于膝关节所在的水平线。
2、但是,普遍的认知告诉我们,最安全的深蹲方式,应该是要保持小腿和地面成九十度,以减少对膝盖的压力。虽然说这样可能真的可以帮你减少一些对膝盖的压力,但,假如它真的能帮你减少一点对膝盖的压力的话,那它同时也给你的背部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3、只要保证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同时保证膝盖和脚尖发力在同一条线上,一个全深蹲对你来说是很安全的。和膝盖超不超过脚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4、如果蹲的不够深,臀部还高于膝关节水平线的话,训练的重点就变成了你的股四头肌,而不是臀部。但如果你能蹲过膝关节水平线的话,就会开始激活身体后链强大的肌群——腘绳肌和臀部。
5、激活这些大肌群之后,对背部的压力机会显著降低,训练的重点则会向其他更大的肌群上转移,这对于减脂人群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刺激大肌群,还会促进更多有助于肌肉生长的激素,可谓一石二鸟。
6、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蹲的比水平高度再低一点会更高效也更安全一些。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问题:1)蹲的太深,不会对我的膝盖造成太大的压力吗?有这种担心担心很正常,但事实上,虽然蹲得越低,膝盖韧带会稍稍变得紧张,但在往深蹲的过程中,更多的肌肉被激活来参与整个运动过程,一起协作,保证韧带的稳定。研究表明,相比深蹲,其实腿举器给膝盖韧带带来的压力更大。
7、相比之下,同样是蹲得更深,但在全深蹲中,你的更多肌群被激活,主动参与到了整个运动过程中,保证了韧带的稳定;而在腿举器这个更强调孤立的训练中,其他肌群没有被激活。换句话说,一个全深蹲虽然稍稍增大一点对你膝盖的压力,但是,如果动作标准的话,它比腿举器要安全的多。
8、2)要是真的想蹲的比水平高度再低一点的话,我就得放弃一些之前的负重了,但是不是蹲的越重越好吗?深蹲动作的标准度,是最重要的。深蹲,作为一个多关节参与的动作,如果想要很标准很完美的完成它,是需要在重量上做出一些妥协的。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逐渐加深深蹲的范围,提高动作的标准度。
9、3)为什么当我试着想蹲到比水平高度再低一点的时候,老是会把背拱起来?不管负重深蹲,还是徒手深蹲,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很无奈的情况了。原因可能存在于下面这几点:问题1:核心肌群没有被激活核心肌群要是没有被正确的激活、参与到深蹲过程中,就没有强壮的支撑系统来让身体蹲的更低。也许你可以做很多卷腹,但并不代表你的深层的核心肌群有被激活。外层腹部肌肉在爆发性动作中起较大作用,如投掷或跳跃,而在深蹲中,就要靠深层腹部肌肉来维持身体的稳固了。
10、自测:进行平板支撑的动作,保持标准的动作,感觉一下,哪里压力最大?如果你是感觉到下背部更累的话,很有可能你的深层腹部肌肉没有被正确的激活。解决方案:尝试用下面这个动作,来激活深层腹部肌群。
11、问题2:小腿僵硬紧张小腿肌群过于僵硬紧张时,也会限制下蹲的深度,还会造成动作过程中的不稳定。
12、自测:先进行徒手深蹲,同时观察蹲下的距离,然后在双脚脚跟处放置同样的杠铃片,再进行一次同样的深蹲,如果这一次你可以比刚才蹲的更低的话,就说明小腿确实有僵硬紧张的问题,它限制了你下蹲的深度。解决方案:小腿拉伸,或利用泡沫轴进行放松。
13、问题3:髋屈肌太紧张长时间久坐,髋屈肌就会变得僵硬紧张。髋屈肌就位于大腿前侧的上方,腹股沟的侧面,当它过于僵硬紧张时,就会抑制其他肌群的正确触发,也会让你没办法蹲的更低。
14、自测:站在深蹲架,或者稳固的杆子前,抓住杆子,抓的位置和腰部同高,然后进行深蹲,看看你能蹲多低?这里杆子的目的主要是帮你稳定核心,如果你已经通过了问题2的自测,就应该可以在抓住杆子的情况下,蹲到比膝关节水平线低的位置。如果还是没法蹲到位,就可能是髋屈肌过紧或不灵活。
15、解决方案:拉伸髋屈肌,如瑜伽的新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