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打仗,经常提到潼关天险,为何称之为天险呢

2025-04-08 02:00:03

潼关形势险要,南有秦莉鲼含鹤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铝涞佾诟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古时打仗,经常提到潼关天险,为何称之为天险呢

扩展资料:

潼关作为关中的东大门,它经历过大小战役数十次。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马超据关抗曹师,后曹操凭其智谋巧妙地夺取了潼关。北周末年,杨坚在长安篡位立隋时,曾密遣杨尚希扼守潼关,以解其东顾之忧。

唐中叶安禄山攻占洛阳,进逼潼关,使用诱敌深入计,歼灭哥舒翰所辖近二十万唐军,占据了潼关,震动京师,唐玄宗仓皇西逃。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取潼关直捣长安。

宋代“靖康之变”后,潼关为金所得,金朝后来为蒙古军队逼迫,迁都汴京。将兵力完全集中潼关附近。有人曾对蒙古铁木真说:“金廷居汴将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当蒙军包围汴京时,首先夺取潼关。

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关,整个关陕地区才迅速得到平定。

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乘陕南、豫西地区空虚之机,南渡黄河,在潼关洛阳段机动作战,寻机歼敌,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