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典型的拖累症
杨老师:
您好!我是在新浪博客里看到您的博文的。一直喜欢去您的博客看看,每次都会发现对自己有用的文章。这次第一次给您写信,向您求助
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敷衍”和“乱糟糟”。我今年大四了,准备20多天后的考研,可是自己准备的真是很差。这是自己面临的一个很实际很实际的问题和压力。家人对我考研抱有很大期待,可是我心底里明白,自己肯定是没希望了。现在只希望自己能考的不要太难看。这感觉就像是等死,明明知道自己会死,还要努力让自己死的不要太痛苦,真的挺难受的。
还有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困扰着自己。我觉得我天生就是个很悲观的人,同时我的思维方式太过于极端。我特讨厌我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过去的自己,是一个有些自卑自怜的人,然后做事一直都很谨慎胆小,不敢承担责任,现在的情况比较严重,朋友们和我在一起时,我总感觉我自己很无趣,我和一个朋友单独在一起时,这个朋友总是没有和其他人在一起那么开心,当几个人在一起时,我就感觉我完蛋了,因为我总是最沉默的那个,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讨厌人扎堆的地方。不知道您听说过拖累症没,我觉得我就是个典型的拖累症。我下面给您写的就是百度百科里的:
拖累症的十大特征:
1. 拖累症者会受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驱使。
------在生活中我最希望得到什么,有没有什么习惯或者重复性的模式主宰了你的生活?
2. 拖累症者受缚于原生家庭而倍感痛苦。过去的种种经历,紧紧抓住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影响有时弱,有时巨大;有些有益,有些可能毁掉你的生活。
------今天在你的心中还常听到父母责备的声音吗?声音大吗? 频繁吗? 像“你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样的话是否常回荡在你的心头?
3.拖累症者的自我评价和成熟度通常很低。常常是混乱的、破碎的,经常处于两个极端。
-------你对自己满意吗?面对不公正的批评你会为自己辩护吗?你是否觉得自己似乎没有朋友?这对你的自我评价有什么影响?
4.拖累症者认定自己的快乐取决于他人。
5.拖累症者对他人有过度的责任感。
-------对他人(非不独立的孩子)有过度的责任感,强烈地认为,我应该为每个人的快乐、情绪、想法、行为负责。
6.拖累症者处理依赖与独立的关系时,表现得不稳定、缺乏平衡,这种处理方法极大地破坏了他们与伴侣或亲友之间的关系。
拖累症的反面(值得一提再提)并非独立。沉溺行为中的依赖者与拖累症者都是过分独立,他们蔑视全世界,抗拒正常理念,抗拒社会常识和道德观,这些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拖累症的反面是互相扶持。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建立一个正常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从上帝而来,而且上帝赋予我们可以在依赖与独立之间建立起健康、平衡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健康的互相扶持类的人,一方面能够完全信任他人,对他人敞开胸怀,容易因此受伤;但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有完整的自我形象,所以无须他人的帮助,受伤后也能自我复原。
7.拖累症者善于否认和压抑。
拖累症源于第一代问题家庭,但他们会真诚地为原生家庭辩解。如果拖累症者能回忆起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通常是些支离破碎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或者是已经被他们美化和修饰过的。他们看事情一向不客观,无视情况的恶化,即使最糟糕的情况,也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8.拖累症者对于他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忧心忡忡,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改变它。
拖累症者试图控制那些超过他们控制之外的人、事、物,因此永远都有挫折感
有负面评价的人常有失败的预期心理,因为他们潜意识里相信自己是个失败者,当他们展望未来的时候,他们只看到失望和挫败。如果不幸印证,只会更加深他们的自卑感。
9.最重要的是,拖累症者的生活非常极端,缺乏自我肯定是拖累症者在生活和态度上两极化表现的另一个原因。
10.拖累症者无法放弃不断寻找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东西的愿望。
以上的每一条都太像自己了,它们深深的根植到我生活里,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麻烦,我一直对自己说,不要这么想,不要这么做,但是就是感觉自己内心里一直有个恶魔,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够真诚。我查过怎么治疗拖累症,但是网上都不怎么明确。
所以,杨老师,在听完我罗罗嗦嗦这么多以后,您对我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年底将至,老师肯定也很忙吧!不过我还是很期待您的回信,谢谢老师了!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自己是拖累症,在这里我有必要再来重申一下拖累症的特征:想替别人扛责任——当别人遇到问题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与负疚;当别人遇到问题时,会有难忍的冲动去给人建议或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安慰;设想别人需要你,当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时怒气横;为了取悦别人而作践自己;只有在“给与”时,心中才觉得舒坦;受别人恩惠时,充满负疚与不安;常会寻觅需要你的人,在他们那里,你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你“做事一直都很谨慎胆小,不敢承担责任,……朋友们和我在一起时,我总感觉我自己很无趣,……当几个人在一起时,……我总是最沉默的那个,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讨厌人扎堆的地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拖累症的特征相背,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确定自己是拖累症的。
你说“20多天后的考研……这是自己面临的一个很实际很实际的问题和压力”,在此我要给你说的是,考研的过程是一个培养自己向一个目标进发、习得走向成功的思维,以及锻炼坚韧、顽强、自信等品质的过程而已,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却是我们的心态以及投身于切实行动的实践。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考虑能否考上研究生,而应该考虑的是否养成了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所以我认为目前你要做的是,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以实际行动按时按节完成之。只要你真正做到了“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那么不管结果如何,你的师长不仅不会责怪你,而且还会贴心贴肺的理解你的。所以在临考这一段时间内你只管集中注意力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以坦然的心境去迎接各种考试。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你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
你说“我觉得我天生就是个很悲观的人,同时我的思维方式太过于极端。……做事一直都很谨慎胆小,不敢承担责任”在这里我觉得你很可能是一个“过分完美型”性格的人,这种人最大的优点是充满分析的思考,但过分的话,完美型的人容易钻牛角尖,并表现得情绪低落。从你的种种表现来看,我认为你就是一个过于完美型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使自己向完善的方向发展:1.强调正面观点,减轻负面看法。2.有最大的潜力取得成功,但别让你成为自己最坏的敌人。3.尽量不要把那么多时间花在计划上,而要注意尽快投入行动。4.世事难以尽善尽美,放松些。同时也提醒你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表现自己;不断充实与提高自己。你已经明确了自己存在的不足,那么就下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不足,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点的做到。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希望得到别人(当然不可能是一切人)的好感、友情、赞赏、合作,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没有生气,寸步难行。你之所以“朋友们和我在一起时,我总感觉我自己很无趣,……当几个人在一起时,……我总是最沉默的那个,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讨厌人扎堆的地方”,在很大可能是你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没有充分运用。在此我给你的建议是: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自信心不仅得到了调动,而且可以得到社会性的升华。最后,以真诚、信任、尊重的心态和行为对待他人,同时要以宽阔的心胸接纳他人的不足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所以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相信朋友,坦诚相对,将心比心,设心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样不仅能结交到不少的朋友,而且也会在与朋友融洽的交往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怀,进而使自己在同学朋友心目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另外建议你到我的博客仔细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