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鉴别步骤
和田玉原石的鉴别
1、习性及产出状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软玉原料有四种习性或状态,一是产于山上原生矿中的山料;二是山料经漫长的风化搬运作用而形成的仔料;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经风化搬运距离不远,产于残坡积物中的山流水;四是产于戈壁滩上经沙风化和风沙磨蚀作用而形成的戈壁料。由于产出条件不同,四种原料的外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山料因是直接从原生矿中采出的石料,一般呈块状,原石表面新鲜,无风化形成的皮壳,棱角清楚,质地一般较差。仔料一般是水蚀卵石,磨圆比较好,有长期风化形成的皮壳,质量较好。山流水的特征介于山料与仔料之间,有皮,但磨圆度差,棱角清楚;戈壁料呈块状,但经风沙磨蚀作用而表面十分光滑,并具有良好的油脂光泽。
2、矿物成分
软玉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透闪石,有时也含与透闪石呈类质同象系列的阳起石。次要矿物有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黝帘石等。
3、结构构造
软玉典型结构为纤维交织结构,块状构造。软玉仔料为卵石。但市场上有用山料磨制而成的假卵石,鉴别是需要特别注意。软玉质地致密、光滑细腻。
4、颜色、光泽
软玉颜色变化大,有白、灰白、青白、黄、绿、黑、红等色。对软玉仔料,由于风化作用,其外表形成一层皮壳,其特征变化较大,颜色常见的有黄、红、黑、绿等。市场上常见各种作假的皮壳,欺骗性较大。假皮一般经致残染色而成,与具有撞击坑软玉仔料的颜色特征有较大的区别。软玉一般具油脂光泽。
5、密度
一般为2.95g/cm3。通过测试软玉原石的密度,可将许多外观相似的玉料区别开来。
6、化学成分测试法
软玉化学成分理论值大致为SiO2 59.169%,MgO 24.808%,CaO 13.80%,因此,通过分析化学成分,可较准确地对软玉原料做出正确鉴别。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