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清朝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2025-04-11 11:26:59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掖顿洮芩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赫苎濠猫济中心。为清代吉林三边之首(宁古塔、三姓、珲春)。后来其辖域缩小,有旧城遗址。

因为宁古塔从顺治十二年陈嘉猷被发往宁古塔开始,这里便成为清初流放重犯之地。

宁古塔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清初遣戍制度之下,那些因反抗清朝统治、或触犯刑律、或因其他种种原因遭受惩处而被遣戍到这一地区,以备屯种、筑城、置驿的人(包括犯人及其亲属)。

请问在清朝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扩展资料:

宁古塔的恶劣环境:

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向来流人俱徙尚阳堡,地去京师三千里,犹有屋宇可居,至者尚可活,至此则望尚阳如天上矣。”(佚名:《研堂见闻杂记》)这则史料足以说明当时宁古塔环境之恶劣,被流放者流放到此地后境遇之悲惨。

时人还有这样的形容:“宁古塔垂二十余年,白草黄沙,冰天雪窖,较之李陵、苏武,犹觉颠连困厄也。”(徐釚:《南州草堂集》卷29,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事实上,在许多宁古塔流人的著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如张缙彦和吴兆骞在为方拱乾第三子方与三的《其旋草》作序时,分别有“写流人之幽恨,发万古之悲凉”。“寄羁臣之幽愤,写逐客之漂踪”之句(《增订东北流人史》第256页)。

在遭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宁古塔流人还要遭受强制管理、强制为奴或当差的待遇,饱受迫害与欺凌。当时流放到宁古塔的流人,多被安插在驿站、官庄、边台,充当所谓的吞丁、营丁、站丁等,其中安插在官庄为多。

吴兆骞在寄给母亲的书中谈及宁古塔流人所遭受的“官庄之苦”时说:“至若官庄之苦,则更有难言者。……一年四季,无一闲日。一到种田之日,即要亲身下田,五更而起,黄昏而歇。……官庄人皆骨瘦如柴。”

(吴兆骞:《归来草堂尺牍》)张缙彦在《域外集》中,也记载了宁古塔流人的悲惨境遇。“凡有强力者,佥为水手矣,出而摇撸,入而运桨,晚则守大壑之藏舟,风雨晦明,饥饿疲劳,此亦生人之至苦也。……其不能出者,则畜之以为厮役,如卖身然,此又生人之至苦也。”(《域外集·兀者王化龙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古塔 (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清初宁古塔流人的精神世界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