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营养
1、在分娩的过程中及产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产妇过度的体力透支会将孕期积蓄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消耗殆尽。这样,产妇就需要额外的补充营养以弥补营养损失,母乳喂养的产妇更应及时地补充营养。合理饮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产后第1~2天应以清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因此时产妇的身体较为虚弱,分娩的疲劳还未缓解,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消化系统处于减弱状态,对饮食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合理补充营养和平衡的膳食还可以粗精和加速创口的修复和机体的恢复。
2、产后妇女身体虚弱、活动减少、食欲不佳并有组织受损,所以此时的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种类不同,尤其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中牛奶和鸡蛋中的蛋白质具有最适合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配比,生理价值最高。其次是瘦肉、鱼肉、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而且脂肪含量相对较少,避免因摄入脂肪过多而引起产后生育性肥胖。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蒸、炖、煮、炒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红糖水可为机体提供热量,是较好的补益佳品,但不宜久喝。红糖水有补血的功效也有活血的作用,久喝对子宫收缩不利,可使血性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一般产后喝7~10天为宜。
3、产褥期的食物除了种类要多样化, 粗细粮搭配,还要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能够引起产妇的食欲,并易于消化和吸收。尽量避免煎、炸的方法,煎、炸的食品比较油腻且营养成分损失较多,食物中的脂肪经反复高温加热会被氧化,氧化后的脂肪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对人体有害。因此产妇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4、每天补充的营养要丰富,进食的种类要有荤有素,做到既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又对身体的康复有益。尤其是产后的最初几天,活动较少、肠蠕动较弱,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对改善便秘有好处。奶类及其制品含丰富的钙质、可预防骨质疏松、婴儿佝偻病;动物内脏含有丰富的铁质,可预防贫血等。
5、食用适量的水果不仅能增加营养帮助消化,还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以弥补体内的缺乏。如香蕉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缓解便秘;橘子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可减少产后出血,补充钙质,另外橘核、橘络还有通乳作用;葡萄生津止渴、助消化、止泻利尿并富含维生素B1,可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有益于产后的体力恢复;火龙果具有低脂肪、高纤维、低热量的特点,并且很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都可正常生长,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主要以时令水果为宜,每天保证150g左右的水果为佳。
6、多摄入水分是必要的。而中国的汤饮即是比较理想的水份补充之一。进食汤饮需注意产妇的乳腺情况,进食汤类时应将上面的浮油撇出,因高脂肪的浓汤易影响食欲,进食后容易引起肥胖,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高,婴儿吸收好的可引起肥胖,消化能力较差的还会引起腹泻造成营养不良。辛辣的产品会使部分产妇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甜食属于高糖食物,有的产妇吃了又不刷牙漱口,容易引起龋齿。冰冷的食品易刺激胃肠道,会引起部分消化系统薄弱的产妇腹泻。坚硬的食物可能会造成牙齿松动,同时也增加胃肠道负担,因此应适量少食。
7、体力消耗大,活动减少,胃肠道蠕动较慢,消化能力下降,因此,建议少食多餐,不要节食。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可以参加一些产后修复的训练,包括凯格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