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哏常说的词有哪些
捧哏常说的词,从一般铲邑诱匮惯用的语气助词来看,可以概括为“赞、疑、吐、惊”四个字。
赞:就是肯定的语气,如“对!”、“好。”、“当然啦。”、“就是嘛。”、“没错!”、“可不是么!”殪讧唁跬等等。它的作用是鼓励甲叙述下去,以利于故事的发展。
疑:是否定的语气,如“啊?”、“干吗呀?”、“怎么啦?”、“像话吗?”、“多令儿呀?”、“没听说过!”等等,能起到激化矛盾、引起争论,推动情节进展的作用。
吐:是先肯定后否定,好比吃杏,没吃时以为是甜的,到嘴里才感到酸,立刻吐出来,艺人叫“吞了吐”的“包袱儿”。用语常常是“哦——啊?”、“对——不对”、“乐的——哭啦?”、”是我——不是!”、“好——不怎么样!”。
惊:就是惊奇,常用“嘿!”、“嗐!”、“嚄!”、“哎呀”等感叹词。它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而且能强调事物的本质,使故事有起伏,多变化。
扩展资料:
好的捧哏是可遇不可求。捧哏如果想要说好比逗哏的难,但是二者缺一不可。相声的包袱如果想使响了,铺垫抖翻缝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不成,这需要捧逗之间的默契程度,谁离开谁也不成。
相声演员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无论是捧哏还是逗哏都要从基本功开始练习的,逗哏的演员也得能捧,捧哏的演员也得会逗。只会逗不会捧或者只会捧不会逗那在相声界里面叫作“瘸腿”。
有的演员主攻逗哏,有的演员就天生就像捧哏的,可能就主攻捧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会逗不会捧,或者只会捧不会逗。
相声这门艺术确实挺邪门儿的,看着挺简单的,但是真要想学好了真的不容易,确实需要天赋,也需要兴趣,还需要后天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对口相声中,甲在叙述时,乙常有些插话、帮腔。他对甲讲的内容,或同意、或反对、或敬佩、或讥讽、或提问、或补充、或辩论、或引申,话虽简短,十分重要。乙所讲的,也是观众们想要说的;而甲回答的,则正是观众所要听听的。因此,乙有时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早期传统对口相声中,捧哏和逗哏的角色位置一般而言是固定的,极少有例外。不过到了当代,相声有小品化的趋势,一些相声演员已经不再局限在完全固定的捧和逗的位置,比如冯巩和牛群的少部分作品。当然,绝大多数的相声作品中,捧哏和逗哏的角色位置还是符合传统的,保持相对固定位置不变。
相声艺术,妙就妙在这一逗一捧。逗哏捧哏配合的默契了,捧哏的穿针引线,帮腔作势;逗哏的包袱笑料从容打开高潮不断,才让相声更有看头。很多人觉得捧哏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听听单口相声,你就会体会到捧哏的重要性——自己给自己抬轿子,或者觉得单调呆板,或者太过于哗众取宠,比对口相声的可看性大打折扣,这就看出捧哏的价值了。
其实不独相声,小品的成功也离不开这一逗一捧。就以赵本山的《卖拐》系列来说,赵本山就是逗哏的角色,高秀敏、范伟就是捧哏的角色。两位捧的好,才让老赵的表演更出彩。
而很久以前赵本山和杨蕾搭档的那个《小九老乐》,就因为杨的表演生硬,虽然老赵卖足了力气,总是看着有些别扭。这就可以看出捧哏也有很大的学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捧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