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期定窑瓷器特征和鉴别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北宋后期(1086-1160,宋哲宗—金废帝,相当于南宋孝宗):
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以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为主,也为宫廷生产陈设瓷器,但是出土文物中没有见到。此期汝窑、官窑、均窑大量进入宫中,宫廷用的定窑大量减少,但是质量很高(竞争造成);
胎体:洁白细腻坚硬,很薄;
釉色:白中闪黄(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还生产酱釉等品种;
釉质:色泽莹润。极薄,可以见到平行的竹丝刷纹。大部分器物釉面出现泪痕。覆烧工艺出现,出现芒口;
纹饰:刻花、划花装饰登峰造极,线条极为流畅。印花工艺已经成熟;
特色:刻划花通常先刻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的一侧划以较细的复线。印花通常在盘、碗等内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8
阅读量:86
阅读量:20
阅读量:83
阅读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