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2025-04-24 07:12:28

1、 宋代名臣范仲淹年轻时天天吃粥,而且将一碗粥划为四半,分四顿吃,这就是“断齑画粥”典故的来历。至于荒年赈济饥民的粥棚,更是穷人的好去处。若说吃粥是为了养生,那是太平盛世的事。

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2、 《后汉书》载:“民年七十者,受之以玉杖,铺之以糜粥”。人到古稀,不仅不加强营养,反而给煮得烂烂的粥吃,这是对老年人的一种爱护,其中道理何在呢?《艺林散叶》中记“奉贤朱云逵,晚年食甚少,日尽粥一瓯,故自号粥翁”,看来老来食粥益于身体。

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3、 笔者曾访问一名老中医,他举了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庄稼有生、长、化、收阶段,到了秋季庄稼开始成熟,此时若施肥痴苋悌悛浇水,庄稼不仅不会成熟反而会根部烂掉、枯萎而死。由物及人,情同此理。人到老年,生理机能衰退老化,脏器运转变缓,活动消耗的热能随之减少,此时若铺之以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会加重脾胃的工作量。由于脾胃消化能力差,会使其积滞,粥能润胃祛除浊气,适宜老人食用。

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4、 粥,古时名称很多,如糜、膻等,古人也写作鬻。明代李时珍赫赫名世的《本草纲目》中列有50多种粥。清代曹庭栋著的《老志恒言》中,列举上品、中品、下品粥类一百几十种,其中许多粥的原料是补药,这样平平常常的粥其实成了药膳的一种。

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5、 食粥补脾、养胃、除烦、止渴,辅以洛乌汤茶,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李时珍曾是食粥的身体力行者,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晨起食粥极为古人称道,从各个角度考虑,的确不失为养生良法。

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6、 如今生活好了,老年人多吃些粥可以养胃、健脾,延年益寿。粥以水为主,粮食为辅,所以老人竟日食粥不必计顿,饥则食,据说这样身体亦能强健,享大寿。

古人说这样就能成为“神仙”,原来如此简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