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1、今天谈论一个专业的医学名词,桡骨头半脱位。因为,甜妞小盆友经历了这个,由于妈妈的过失。。。那天晚上,甜小妞又是一脸羞涩的走过来“吃溶豆”,不想她吃太多,我就拒绝了她,小妞锲而不舍,“妈妈起来”,于是就过来拉我的手,我不肯起来,就听到了一声轻微的响声,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胳膊麻烦了。。”,果然,小妞开始大哭,胳膊疼,哭的眼泪满脸,想要抬起自己的手擦眼泪都摸不到鼻子,一边哭一边说“自己不能擦眼泪了”。我的心里还是存有侥幸的,希望没什么事,就让她慢慢抬胳膊,没问题;转动手腕,没问题;可是手不能用劲,一使劲就疼的大哭。后来才知道是胳膊肘的地方脱臼(如图)。
2、后来只能赶紧去医院,找骨科医生。医生很有经验,听完我的描述,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一边跟宝宝聊天一边轻轻的给她复位,很快就好了。复位的时候会疼一下,宝宝又大哭,好了之后立马就活蹦乱跳了,还跟医生说“谢谢叔叔”。对比比较明显的地方在于,去医院的路上,小妞就像个小猫咪,乖乖坐在座位上,还不停的说去看医生吧;回来的路上,变身一个小猴子,上蹿下跳的,一刻也不闲着。桡骨头半脱位医学解释为牵拉肘,是婴儿时期较常见的意外损伤。5岁以内小儿,前臂如被牵拉极易造成脱位。病因和发病机制1、由于5岁以下小儿桡骨头发育不全,桡骨头轮廓呈椭圆形,偏外后侧较平,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松弛,极易造成脱位。2、常见于年轻的父母搀着小儿上街,小儿的上肢上举,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阶时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儿的手,或用强制的手段帮小儿穿上衣服,粗暴的牵拉力也会造成桡骨头半脱位。 3、当前臂旋前位牵引时,此关节产生负压,造成环状韧带紧张,呈漏斗状,以致滑越桡骨头,使前臂发生旋围困难。小儿在走路时或穿衣时,前臂被纵向牵拉,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造成脱位。
3、注意事项:1、尽量少拉扯宝宝的胳膊,避免过度使用,引起脱臼;2、脱臼后尽快就医复位~3、复位后短期不要拉扯胳膊,避免再次脱臼,引起习惯性脱臼~4、宝宝调皮,家长们格外注意吧,愿宝宝们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