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考研经验分享
1、民法:民法对于大多数法学本科的同学来说算是比较熟悉的科目,且在本科的学习中课时较多,对于整体的结构以及特点有比较好的掌握。当然这是针对民法学的比较好的同学,结合我个人的学习情况,其实是在无奈之下选择的民法,因为我本科的民法其实学的不太好,基本功是不太够的,后期的民法备考,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佛系备考了。特别是在考场上翻开民法试题,发现两道题都是自己丝毫没有背过,都是平常看了一眼就略过(蜜汁自信不会考这个)的知识点的时候,心态完全崩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常觉得不会考的知识点,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就不看了,很有可能出题老师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就考了。故事的后续是在其他科目都写完以后,硬着头皮开始作答民法试题的时候,凭借本科课堂上对这两个知识点的零星记忆,拼凑出了一个勉强说服自己的答案。可能因为我选择的另外两门科目答得比较好,所以后来应用法还是有119分(在今年整体应用法分数高于理论法的大背景下),这个分数也算是差强人意了。刑法:刑法对于人大初试来说,几乎是必选科目了。这除了基于法学本科对于刑法的学习比较重视,也是由于刑法自身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的特点。人大刑法现在基本不会考察基础知识点诸如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区别这种题目了,刑法考察越来越“司考化”,注重案例分析和理论热点与刑法基本原理的融合考察,特别对于司法解释,几乎近两年必考察的内容了。所以选择刑法,就选择了理论+热点的考察模式,除了需要刑法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个人觉得不难,(也可能是因为我报考的就是刑法专业,所以关注较多)但需要用心。知识产权法:如果已经选择了民法和刑法,那么第三门科目选择知识产权法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因为知产在这七门科目里,学习内容已经算是比较少,且重点集中,知识体系化。易于理解。相比于经济法、诉讼法等科目,复习压力相对会小一点。而且相比知产的复试题目,个人感觉初试题目相对偏基础,偏简单,难度系数相对小一点。诉讼法:除了报考专业是诉讼法的同学以及在本科学习中诉讼法掌握的较好的同学,不建议选择这门科目,内容太多,涉及到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两科,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繁杂,而且考察难度也不低。感觉会增加很大一部分复习压力。环境法:同上,除了报考环境法专业的同学,其他人不建议选择。环境法相比于诉讼法虽然知识点较少,考察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但是普通同学大多对环境法科目本身不是特别熟悉,基本等同于重新自学一遍,所以我当时没有选择这门科目。经济法:经济法是一门同时事热点结合的比较深的科目,如果经济法基础较好,对经济法有很大兴趣或者报考经济法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但是我个人在选择科目时觉得经济法内容比较多,而且我本人经济法基础不太好,并且考虑到经济法相关法规变动概率较大,增加了复习难度,所以当时也没有选择经济法。但这是我个人经历,只能作为参考。
2、我是3月份开始看第一遍书,加上大三上学期还有学校的课,以及准备期末考试占用一段时间,真正全身心投入复习其实算是八月底了。这种高强度每天泡在图书馆的复习一直持续到考前。现在回头看,真正重要的是后四个月,这四个月的复习可以说决定考研成败的百分之八十。但这也不是说八月份再开始考研准备,对于一战的考生来说,就太晚了。在八月份之前,起码要对这六门课的基本内容烂熟于心了,要达到随便挑个知识点能说出来个一二三的程度了,对于知识点的深入记忆、理解和拔高,以及相关科目的前沿热点,九月份再开始准备是来得及的。之所以说时间安排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这与自身学习状态、能力和学习基础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自身学习基础不是特别好,学习能力不太强,那么能早一点开始就早一点开始(但是战线不要拉得太长,否则到了后期会觉得很累,学不下去甚至想放弃)。
3、专业课:对于专业课的复习,由于其内容多且复杂,而且是考研分数的大比分用户,因此专业课的复习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在八月份之前,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一轮又一轮的看书——记忆——再看书——再记忆的过程,看书就是看人大考研的推荐教材,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如何看书,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把书打开;第二步,标注重点;第三步,理解记忆;第四步,把书合上。对于每一门专业课的科目,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需要做好各科知识体系,这是重中之重,这个知识体系不光要落实到纸上,更要落实到脑子里,能达到随意点出某门课的某一章,自己能口述这一章讲了些啥,有哪些重点。那么这门课的知识体系梳理就做到位了。虽然近两年人大的初试考察题型不断在发生改变,但对于参加人大考研的我们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题型变或不变,知识点就在那里。只要牢固掌握好基础知识点、重点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这就够了,足以应对最终的考察。以往的建议是,将讲义和课本结合起来,除了掌握知识体系之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点上,深入理解和记忆,但是2017年的初试考研题目,特别是法制史和民法,似乎也反映出了出题老师反押题,反重点的考察心理,那些以往大家觉得一定会考,特别容易考的知识点反而都没有考,例如今年法制史避开了大热的隋唐明清史,而选择了考察往往被大家忽略的元朝史,因此这也启迪我们在备考中还是要全面复习,特别对于法制史、宪法、知识产权法这种本身内容不多的科目,能更全面一点就更全面一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千变万化”的考察。
4、英语: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相比于专业课,其实显得较为简洁且直接,而且回报周期短,效益高。根绝我个人的经验,考研英语第一步,是背单词。这是考研英语必备的,不需要埠们萁猕自己额外做些什么,听一遍来胜的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做一遍笔记,然后课下记忆笔记中自己不会的单词、词组、长难句,这个教程要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三天。当然视频看上一遍两遍就够了,但是笔记要一直背到考研前,把这里面的单词词组长难句掌握了应对考研英语的完形和阅读,就够了。另外就是关注真题,真题最重要的是阅读,真题中的阅读理解,起码要做上三遍,但不需要记住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出题人的套路,阅读题型是有套路有技巧的,掌握了阅读做题技巧,有时甚至不需要读完整篇文章,也可以做对题目,此处推荐我们来胜曹晓玮老师的阅读课,基本涵盖了所有英语阅读做题技巧并且行之有效。英语作文方面,跟着来胜索老师的作文课就够了,老师经验丰富并且认真负责,课上的内容也足够英语作文取得高分了,而且课下会帮大家批改作文,很是难得。政治。如果同学们打算明年参加法考,那么即便是从明年9月再开始真正进入政治的复习也不算晚。事实上政治复习成果最明显的阶段应当是11月或者12月份时的集中背诵,之前的复习开始的越早其实效果也越不明显。但是政治复习也绝不能完全仰赖最后的背诵,在这之前一定要根据课程或者是精讲讲义把知识点完整地覆盖一遍,并且结合复习的内容把历年真题做一遍。这样一个过程放在9月份和10月份是最为适宜。而且每年政治教材和考试大纲会有变化,考纲到下半年才能够确定,所以起码3到6月份是可以不用考虑复习政治的。但基础可能比较薄弱,对政治复习没有把握的同学来说,可以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的内容。
5、写完这篇不深刻稍显潦草的所谓经验贴,我好像又把九个月的备考日记拿出来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那些背过的知识点,吃过的食堂,图书馆闭馆后回宿舍的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苦涩与懊恼,都仿佛是好久之前的事,又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考研成功从来都不是成功人生的必备要素,为了考研成功流下的汗水和泪水才是。想起一开始决定考人大,我的班主任送给我的左宗棠的警句,在这里与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共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向高处立就平处做从宽处行。最后,感谢在考研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们,感谢来胜专业的辅导!也祝愿来胜的同学们在明年的法考中,一考而过,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