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夏季来临,鱼虾、烤串、凉面、沙拉在带给人们美味的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中日医院营养师提醒:公众应该学会识别有毒食物,防止夏季中毒发生。 食物中毒分为四大类,包括: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中毒、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食品中毒、动物性有毒食品食物中毒、及植物性有毒食品引起中毒。
第一类 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中毒【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造成的食物中毒主要包括四种】:
1、细菌性食物中毒:天湿,细菌易滋气闷热潮生繁殖,致病菌在屠宰、运输、贮藏、销售畜肉的过程中污染食品,若贮存温度过高,致病菌将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被污染的食品如未经烧熟煮透,或被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加工工具再次污染,都会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于加强预防措施重点在对食品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卫生宣教,避免生食肉类、海鲜食品、剩饭剩菜要低温冷藏,再次食用时要热熟热透。
2、霉菌性食物中毒: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小麦的赤霉病变和节菱孢霉菌造成的霉变甘蔗中毒连年发生,一般在麦收或甘蔗收割后,因贮存时间过长或贮存条件发生改变,导致霉菌大量繁殖。该类中毒的表现除一般的胃肠道症状外,霉菌毒素还会引起抽搐、步态不稳、语言障碍、呼吸衰竭等症状。
3、寄生虫及虫卵造成的食物中毒:旋毛虫污染生肉或熟肉制品引起旋毛虫病,猪带绦虫的囊虫通过猪肉引起猪绦虫病,肝吸虫污染淡水螺、淡水鱼引起肝吸虫病。 对于这种中毒,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禁未经检疫或不合格的肉类上市,对公众进行卫生宣教,不生吃猪牛狗及其他动物肉,烹调时煮熟炒透,将虫卵杀死,砧板和刀具要生熟分开,经常清洗消毒。
4、病毒性食物中毒:这类食物中毒可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甲型肝炎病毒污染水、贝类、凉菜等引起甲肝,轮状病毒污染沙拉、水果引起急性胃肠炎,诺瓦病毒污染水、贝壳类、沙拉引起急性炎胃肠,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水、日常食物引起脊髓灰质炎等。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第二类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食品中毒【对于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于超量或不恰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农药或兽药残留。】
1、由于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指甲口唇青紫、心悸、呼吸困难,甚至抽搐、昏迷,因此蔬菜要低温贮存,现做现吃。
2、对于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吐白沫、 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肌肉颤动、抽搐甚至昏迷,除做好农药的专人保管外,喷洒过农药的蔬菜和水果食用前一定要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