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关键在于管理者

2025-04-11 13:22:32

1、二、执行需要榜样,行动是最需要榜样的。谁来做这个榜样?最初的榜样只能是由管理者本人来树立。特别在一个小企业、小集体,这种榜样的力量太重要了。很多管理者,多数是经理级的管理者,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以为某件事安排好了、布置了,有人去做、有时间要求、有质量要求就一切OK了,不用管了。事实却不是这样,从布置到落实到按要求完成任务,中间经过很多环节,有沟通的问题、理解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态度的问题、技能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在影响最终的工作结果。

执行的关键在于管理者

2、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你亲自去做。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得好不好是技能问题。有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技能可能不如某个员工,生怕自己去操作时反被员工笑话,有失领导威信。——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心理误区!技能熟练是一种榜样,态度也是一种榜样。技能比员工好,当然是最好的,但技能不如员工,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不熟练可以学习,不断地进步。但你不去做,就会给员工某种暗示:管理者是高高在上的,只会发号施令不会动手操作。有的员工甚至会怀疑这样的管理者是凭什么走上管理岗位的?久而久之,管理者的威信自然就下降,只是员工没有办法说而已(因为说了也没用,这又涉及到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了)。企业管理者,从最高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到基层管理者,都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沉到一线去执行,走到管理终端!给员工以带头执行的榜样,很少有员工会视而不见、不被感动、不被带动的。

执行的关键在于管理者

3、三、执行需要督导管理者也不能总是当一个“候补”服务员,哪里急就往哪里冲。管理者最重要的还是管理职能,因此要在执行中体现出管理的作用来。督导,就是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对于执行,没有督导,而仅靠下属员工凭自觉去完成一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不是对员工不相信,也不是悲观的想法,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必需从现实出发,然后再谈别的。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大公司(有的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超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的管理经验对中国大多数企业并不实用?为什么连世界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也会兵败中国?就是因为这些适合外国大公司的企业管理思想并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中国企业的现实。因此,不能凭想象去认为有员工去做了,就不用去操心了。必须跟踪督导。

执行的关键在于管理者

4、在一些管理比较差的酒店,督导跟进的习惯尚未形成,每一件事都需要有人去跟踪,去督导。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之后,大家都习惯了。员工和基层管理者习惯地认为自己负责范围内的事情必须做好,不然的话马上就会有上一级领导来检查(检查结果不好当然要受处罚的),高级管理人员习惯地认为自己布置的事情必须跟踪督导,才放心。企业运转到这个程度,才可能谈到管理的方法、管理技巧、管理艺术等更高层面的问题。“督导”有两个含义:督,是检查、督促的意思,就是促使下级尽快去做;导,是指导、引导、培训的意思,就是说,不仅要促使下级员工尽快去做,而且在员工不懂的时候要指导员工去做。这两个含义,都体现了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如能在管理者督导、亲自做榜样这两个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的培训员工、熏陶员工,坚持一年,执行就一定会成为企业的一种氛围、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并在企业以后的持续发展中受益。

执行的关键在于管理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