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善救失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如下:
长善救失:(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长善救失讲究的是教学内容的精研,你要知道这个人擅长什么,引导他向合适的方向发展,就像风清扬看见令狐冲就知道他适合学剑,就教他独孤九剑。根据天赋选教学内容,这就是长善救失。
因材施教要求的是教学方法上的雕琢,它的观察对象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就像马钰能教好郭靖,不是马钰本身武功比江南七怪强多少,而是江南七怪教不得法,这是方法上的区别。
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又称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即在德有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这里的积极因素是指学生的优点、长处和先进的因素。
消极因素是指学生的缺点、短处和落后的因素。德育要充分运用矛盾转化的原理,帮助学生自觉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从这意义上看,长善救失就是让学生自己克服缺点,超越自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