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五大长河是什么河
是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范围包含了西伯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若以色楞格河菹篇葩击-安加拉河为源头计算,全长5539千米,是世界第五长河。
上游湍急,多急流、洪水,周围人口稀少。中下游因地形平坦,冻土广布,多沼泽湿地。
叶尼塞河水量、水能资源均居俄罗斯首位。长度若以色楞格河为源也居首位。
有2条源流,一是大叶尼塞河,一是小叶尼塞河。两河于克孜勒附近汇合后称叶尼塞河。叶尼塞河干流从南向北流,最后注入喀拉海的叶尼塞湾。
流域面积260.5万平方千米,总落差1578米,平均比降0.41米/千米,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625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0.12亿吨。
干流全长3481千米,以大叶尼塞为源,河长4086千米;若以小叶尼塞河为源,则河长4044千米;若以安加拉河为源流,上溯至注入贝加尔湖的色楞格源河伊德尔河为源.则全长5539千米。
扩展资料:
流域民族
叶尼塞河流域居住着多种民族:俄罗斯人、埃文基人、图瓦人、乌克兰人、鞑靼人、哈卡斯人、雅库特人、涅涅茨人等。经济活动北部以渔猎、驯鹿和毛皮曾养殖为主,并有石墨、煤炭等采矿业;南部有加工业。
叶尼塞河流域的民族是多样的。河流西源(大、小叶尼塞河)附近农村地区以图瓦人为主,但在图瓦首府克孜勒就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人与他们融合起来。图瓦以北,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向北延伸,跨越全流域达喀拉海;其人口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及其他许多原住民民族组成。
流域经济
渔猎、驯鹿和毛皮兽养殖为北部民族的传统职业,在诺里尔斯克附近有煤炭和有色金属矿藏(铜、镍)的开采业。南部的工业已有相当的发展,主要中心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次克(Irkutsk)和布拉茨克。
叶尼塞河及其主要支流安加拉河的水电潜力——在俄罗斯任何水系中均属最大——同时也得到了最大的开发。自从1950年代以来,在安加拉河的伊尔库次克、布拉茨克和乌斯季伊利姆斯克(Ust-Ilimsk),以及叶尼塞河中上游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萨彦,均建了发电站,所有这些发电站的总发电量均超过2500万千瓦。80年代后期,安加拉河的博古恰内(Boguchany)又建成一座发电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