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1、帕金森病属中医“顺证”“拘病”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各有见解,正如《黄帝内经》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明,王肯堂于《证治准绳》中认为颤振是因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所致,指出它的病机为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治盛火,并认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有之,老年尤多。且书中说肝主风,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经谓风淫末疾者,此也。
2、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说颤振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虚。清代高鼓峰《医宗已任编》云: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近年来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多数学者认同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则责于气血、肝肾,实则责于风、痰、火、热、瘀、毒。王世龙教授等认为,本病多由年老体弱,肾精渐亏,或因外伤、外感毒邪等因素,直接伤及肝、肾、脑髓所致,病机属于本虚标实。
3、本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致捂执涡扔使筋脉失荣、脑髓失充标实为内风、瘀血、痰热致使心神失主,筋脉肢体失控。病位在肝,病久涉及脾肾,并且瘀血阻络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任继学等指出本病的形成以肾为本,以脾为根,以肝为标,病因有五: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七情所伤,饥劳伤气;心血不足或心气虚弱,痰饮为患等。王世龙认为在帕金森病的病程中肾虚为始动环节,痰浊、瘀血蕴结体内,久病人络成毒损髓,中后期则肾虚毒损,总结出肝肾不足是基本病机,痰饮毒邪是病理因素,血瘀阻络是病理环节。苏巧珍等从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所用中药情况来看,以滋阴养血及息风类药物为主,另有部分健脾益气及化痰活血之药,反证其病机以明虚风动为主,兼夹气虚痰瘀。郑国庆等提出脾虚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脾位中央,脾虚则五脏俱虚,肾精亏损,脑髓不足,筋脉肢体失主而以为颁振; 肝虚血少,阴虚阳亢化风,发为头摇、肢颤;脾虚痰阻、 瘀血阻中政发为病。总之,本病属本虚标实,初起病情轻浅,主要以风、痰、火、标实为主;年老体弱、病程迁延者,本虚之象渐趋突出,终至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虚实夹杂。
4、案例分析患者龚某某,男 ,48岁 高中教师。广东深圳人,2010年发现双手轻微的颤抖 ,当地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建议调摄情绪,规律生活,密切观察。后逐年加重,2017.03.11约来院初诊, 症状如下:可见双手颤动,执笔、持筷、端水等精细动作是颤动加重。伴有心悸,,诊察后辩证痉证,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给予五龙震颤汤进行治疗。方药如下煅牡蛎 煅龙骨 石决明各30,龟板 鳖甲各20,天龙1、地龙10、全虫5、僵蚕10、乌梢蛇6、蝉衣3、山茱萸12、熟地15、葛根12、杜仲12、牛膝10、石菖蒲10、郁金10、柴胡10、酸枣仁12、当归10合龙元熄颤汤。用药一个疗程后,震颤自觉减轻。复诊继续用药两个疗程。今日复诊,患者双手 书写、持物未表现出颤抖,给予养肝养血,凝心安神巩固治疗一个疗程,嘱其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