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游玩攻略

2025-04-11 10:57:08

1、金山寺四大名洞古法海洞古法海洞——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白龙洞白龙洞在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唐朝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有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洞内塑有白娘娘、小青两座白石像,各高一米许。据民间传说,此洞与《白蛇传》“水漫金山寺”密切相关。白娘子、小青呼东海之水,跟金山寺高僧法海相争,救自己的丈夫许仙。许仙被关在寺内,闻外面战鼓震响,看到娘子带身孕力战,心急如焚。看守庙门的小僧十分同情,放了许仙,从白龙洞跑到杭州,与妻子在西湖断桥相会。这个洞有一条石缝,一人可进去达数丈深,再往前进洞即变小,人不能进,恐怕只能白蛇可进了,不然为何称白龙洞呢?朝阳洞朝阳洞又名日照岩、观音洞。在金山东北山腰间,洞上是一片悬崖,上有“日照岩”三个字。当金山还在江心的时候,每当旭日东升,从朝阳洞向南一带石壁上,金碧辉煌,水天皆赤,可称奇景。所以朝阳原是观日出的最佳之处。至今留在岩上的“朝阳洞”三个石刻大字,是明代滕谧所书。古仙人洞古仙人洞位于金北侧金鳌岭下,深六点六米,依山洞筑有半亭一座。这里道教遗存。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这里面而窥视江面,故名“仙人洞”。明代程敏政诗云:鬼斧穿山骨,明明透一窗。仙人时举步,竖立一窥江。

金山寺游玩攻略
金山寺游玩攻略

2、金山寺四宝玉带宋哲宗元祐年间,大学士苏东坡与金山和尚佛印交往甚密,称为“忘形交”。有一次两人以禅语对句,用东坡玉带作赌,东坡一时迟钝而输,玉带便成寺院镇山之门宝。苏东坡的玉带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件珍品被人称为国宝。玉带环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二十四块米色白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清初被火焚毁四块,乾隆皇帝金山时,命玉工补齐,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但是后补的四块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一看就可以辩别。周鼎周鼎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铜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当时周宣王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的,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金山图这幅图是我国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飘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扬子江心秀美雄姿。画后有他写的《金山寺追赋》诗一首: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沙痕灭没潮侵登,帆影参差日映楼。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字大数寸,潇洒可爱。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分,径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行军时可做煮饭的炊具,战斗时可作战鼓敲打,所以又叫诸葛鼓。

金山寺游玩攻略
金山寺游玩攻略

3、寺庙建筑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怩髡肥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连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盗立山巅,规模宏大,精巧壮丽。从山脚到山顶,人们只见有房屋,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里山”的称号。北宋王安石写诗称赞说:“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话故事也缘于此。许多人正是从“水漫金山”开始,认识金山、了解镇江。过去,金山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距市中心约三公里。清中叶以后,航道北移,南岸泥沙淤积,小岛终于与南岸连到了一起。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原名泽心寺,始建于东晋。传说唐代僧人在江边掘得一批黄金,献给皇帝,皇帝发还给他,要他修复寺庙。修复后的泽心寺改名金山寺。此后,虽然前有北宋真宗赐名龙游寺,后有清康熙皇帝赐名江天禅寺,但人们仍然喜欢称之为金山寺。金山寺的慈寿塔,七级八面,相当宏伟。塔西侧有个法海洞。传说法海确有其人,他所住的洞原被白蟒所盘踞,于是法海和白蟒斗法,取得胜利,占有了此洞。明朝人把这一神话故事和杭州西湖的神话相联系,形成了完整而优美的民间故事《白蛇传》。许仙被囚和《水漫金山》故事的流传,使金山寺名播四海。

金山寺游玩攻略
金山寺游玩攻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